本文问答摘取自《美国急诊临床365问》,希望帮助更多人掌握CPR相关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促进国内急诊医学的发展。
一、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后,急救人员应该多久给一次通气?
在气管插管后,管理呼吸道人员要在不影响胸外按压前提下,每 6 秒钟给一次通气,即每分钟 10 次(2015 心肺复苏即心血管急救指南)。
二、临床医生经常会在胸外按压时检查动脉搏动,以评估按压的有效性。为什么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检查股动脉时必须谨慎?
由于下腔静脉没有瓣膜,股静脉血流逆行进人静脉系统可能会产生搏动。因此,在触诊股三角区时的搏动可能是静脉搏动而不是动脉搏动(Criculation 2010, 122: S729)。
三、美国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存活率是多少?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过去 30 年里的存活率有什么改变?
OHCA 的存活率为 9.6%,在过去的 30 年里,OHCA 的存活率在美国实际上一直没有改变(Critical Care,2013,17 : R235)。
四、美国每年约有 30 万人发生心脏骤停。随着急救技术的发展,出院存活率已升到 3%-9.6%。但记,如果在现场自主循环没有恢复,那么存活率又占多少呢?
如果在现场自主循环没有恢复,只有 0.9% 的患者存活率(Ann Emerg Med,2014,61: 392)。
五、全国心肺复苏数据库(NRCPR)是美国最大的有关医院内心脏骤停的数据库, 它的资料证明出院存活率是多少?
全国心肺复苏数据库(NRCPR)的相关资料显示出院存活率只有 18%(Am JEM,2013,31: 974)。
六、根据目前最新的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ACLS),在对心室颤动或无脉搏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后,紧接着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电击除颤后应立即恢复心肺复苏(不要检查心律或脉搏,直接开始胸外按压),2 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心律检查(Criculation 2010,122: S729)。
七、哪个部位放置除颤板是最有效的?
4 个放置除颤垫的位置(前-外侧,前-后,前-左肩胛骨下和前-右肩胛骨下)有同样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4 个位置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用来电击除颤 ( Circulation 2010, 122: S706)。
八、如宫底高度在肚脐(孕 20 周)的孕妇发生心脏骤停,在行心肺复苏的同时, 要及时考虑行剖宫产。这一操作仅仅是为了尽力挽救胎儿吗?
行剖宫产是对胎儿的挽救,但对心脏骤停的孕妇也是有益的。在一组这种病 例的系列报告中,20 个孕妇中有 12 个在剖宫产后立即出现自主循环恢复(Emerg Med Clin N Am, 2012, 30: 949)。
九、对一个新生儿进行心肺复苏(CPR)时开始胸外按压的指征是什么?
胸外按压的指征为:在给氧和足够通气 30 秒钟后心率仍低于 60 次/min ( Circulation 2010, 122: S909) 。
十、在检查新生儿动脉搏动时,什么部位最为准确?
脐带动脉搏动 ( Circulation 2010, 122: S909)。
十一、在新生儿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辅助通气的频率应该是多少?
每分钟 40-60 次 ( Circulation 2010,122: S909)。
十二、2010 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中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但下面 3 种情况除外,它们是哪 3 种情况?
除了已知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3 种情况外,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ACLS)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Am JEM,2013,31: 562)。
十三、喉罩气道(LMA) 能在心肺复苏中快速放置。在无血管通路的情况下,可以像通过气管内导管那样,通过 LMA 给药吗?
通过喉罩气道(LMA)将药物送至肺上皮细胞是不可靠的,因此不建议使用喉 罩气道(图 3)给药 ( N Engl J Med,2013,369: e26)。
十四、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取决于胸部受震击的位置,震击到什么位置才会诱发心室颤动(VF)?
诱发心室颤动(VF),震击必须直接击至心脏的中心,而不是在心底、心尖或心前区之外,穿戴护胸与减少震击猝死综合征的发病率或好的预后没有关系 (J Emerg Med, 2014, 46: el49)。
十五、在对一个由低温造成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血钾高于什么水平可认为 心肺复是徒劳的?
当血钾高于 12 mmol/L 时,应考虑终止心肺复苏(N Engl J Med,2012,367: 1930)。
十六、可以用超声波来显示没有心脏活动来预测心脏骤停复苏失败吗?
目前证据还暂不支持只用超声波来判断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根据一篇最新的文献综述,超声波下显示的心脏停搏的患者的住院存活率为 2.4%。值得注意的是,与出院存活率或神经恢复相比,住院存活率的临床意义要明显低很多(Ann Emerg Med,2013, 62: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