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医院影像科的 Chen 医生报道了一例少见病因引起的肺部半实性磨玻璃样结节,文章在线发表于 2015 年 9 月的 Thorax 杂志上。
病例回顾
55 岁男性患者,在 2008 - 2010 年期间有复发性肺栓塞(PE)病史,现口服华法林(香豆素类)抗凝,2013 年 12 月 CT 检查时偶然发现右上肺靠近胸膜处有一个半实性的磨玻璃样结节(GGN)(图 1 A)。
2014 年 4 月第一次随访结节没有明显变化。2014 年 10 月第二次随访发现结节增大并伴有明显的胸膜牵拉征(图 1 B),考虑病灶恶性可能性大。2014 年 11 月行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摘除病灶。
图 1A 2013 年 12 月的轴状位 CT 提示右上叶靠近胸膜处可见 10 mm 大小的半实性 GGN,并且实性部分大于 5 mm;B 10 个月后随访 CT 冠状位重建发现病灶增大至 18 mm,实性部分约 8 mm,并且可见胸膜牵拉征
问题来了:半实性 GGN 的鉴别诊断包括哪些?
最终的病理结果
机化性出血灶伴纤维素性炎症
如图 2A、B 所示,病灶的特征为杂乱分布的纤维样组织混合有出血灶。病灶中间以及周围可见铁质沉积的巨噬细胞(图 2C、D),提示为陈旧性出血灶。
没有见到肺梗死的特征性病变,如肺泡壁,血管壁之间以及细支气管间的凝固性坏死。切除的标本中也没有见到动静脉畸形。
2013 - 2014 年该患者的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 INR)在 1.07 - 2.06 之间。
图 2 A&B 病灶的特征为杂乱分布的纤维样组织(星号)混合有出血灶(箭号);C 病灶中间以及周围可见铁质沉积的巨噬细胞(箭头);D 铁质染色证实为含铁血黄素(箭头)
病例讨论
本例患者是由于抗凝治疗导致的肺血肿,产生了半实性 GGN 并有增大的表现。抗凝治疗下产生肺血肿的情况很少见。目前,继发于抗凝治疗的肺血肿只有 2 例英文报告。并且都有不断增大等类似于肺部肿块的特点。本例患者表现为恶性特征的半实性 GGN,这一点很少见。
单发 GGN 的鉴别诊断包括:浸润性肺腺癌,低度恶性的肺浸润性腺癌,原位腺癌,不典型的腺瘤样增生,以及局部纤维化。半实性 GGN 比纯 GGN 恶性的可能性更大。持续的半实性 GGN 并且实性部分大于 5 mm,以及实性部分增大的半实性 GGN 除非证实为良性,否则都要考虑到恶性病变的可能。例如本例患者就具有手术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