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A 指数可较好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病情预后

2017-02-22 13: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曹文浩
字体大小
- |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呈增长趋势。2011 年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 2011)上已有大量关于多维工具用于提示病情预后的研究,但均因各自的局限性未受到广泛应用。

为了评估一种涉及 4 个方面(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疾病全身效应、患者因素)的多维模型是否能更好地将 COPD 病人进行分类并判断其预后,来自新加坡的 CHAN 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BOSA 指数」能很好的预测 COPD 病人的死亡率。文章近期发表在 Respirology 杂志上。

研究纳入了 300 名 COPD 患者,这些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如:慢性咳嗽、至少吸烟达 10 包年)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0.7)的持续气流受限得到明确诊断。

研究评估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肺功能结果等资料,并从既往研究已证实可预测死亡率的指标中挑选出如下进行模型的构建:年龄、性别、BMI、种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O)总分、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

研究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 4 个因素与死亡率关系密切:体重指数(BMI)、气流阻塞、圣乔治呼吸问卷、年龄(四种因素合并称为 BOSA)。

BOSA 指数按十分制。鉴于 BMI 与生存呈非线性关系,故其分配值为 0 或 1。另外三因素由于可进行四分位点分类,其分配值为 0-3。分组为:BOSA 得分 0-3 为第一组;BOSA 得分 4-5 为第二组;BOSA 得分 6 为第三组;BOSA 得分 7-10 为第四组(详见下表)。

嗖嗖嗖.png


将 BOSA 指数在另外一个纳入了 772 名患者的队列研究中进行验证。研究以全因死亡率作为主要结果,利用多元生存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 BOSA 指数。

随访结果显示,第三、四组出现死亡的平均时间(分别是 3.83 和 3.82 年)比第一、二组(分别是 4.45 和 4.21 年)短。而校正混杂因素后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第四组出现死亡所用的平均时间仍比第一、二组短。种族和性别对死亡率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第四组病人比第一、二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该研究提示:随着 BOSA 得分的升高,COPD 病人的死亡风险也相应增加。

此外,在预测死亡率上,BOSA 指数的 ROC 曲线下面积是 0.690±0.025,而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中该平均值为 0.641。研究认为,BOSA 指数能很好的预测 COPD 病人的死亡率,与 2011 年 GOLD 针对亚洲人的数据有相似的预测能力。BOSA 指数简便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装备或实验,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