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五周年大会在沪顺利召开

2017-02-28 21:15 来源:「calcsecretariat」微信公众号 作者:白春学
字体大小
- | +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以下简称:呼研所)成立五周年工作总结暨物联网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 2017 年 2 月 17 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胜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海内外医疗相关领域精英,以及有关管理部门领导参与学术研讨,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本次会议更好地推动呼研所成为国家、上海重点实验室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发挥其科技创新作用,推动物联网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进一步迈向世界,提升国际影响力。

1.jpg
图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会议

第一部分:各级领导讲话

会议开始,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院长作为主持人,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分会会长白春学教授首先做呼研所五周年工作总结与展望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以及科研影响力等三方面。

呼研所在上海呼吸界首次获得国家自然重大子课题和上海市重大课题各一项,获批专利 26 项,主编专著 34 部,发表 SCI 论文 400 余篇。其中,白春学教授,王向东教授以及宋元林教授取得杰出学术贡献,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逾百篇。此外,呼研所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白春学教授作为中国唯一医学专家参编中欧物联网合作白皮书,并牵头制定亚太肺结节评估指南,获得亚太呼吸学会勋章。另一反面,在国内建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防治要以肺结节为目标「端口前移,重心下沉」,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百千万工程」,成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建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分会,明确提出物联网医学要:「三个连接全时空,融合四众在其中,质控防保与诊疗,全新模式惠众生」。

总结时,白春学教授希望各研究室和示范基地能够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将物联网医学作为研究所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平台,进一步打造走向世界的影响力。研究所要成为「国际四有」和「国内四变」研究所,培养「国际大会有声音,国际杂志有影响,国际社会有位置,国际社会有认可」的四有人才;「变底层建设为顶层设计,变学术紧跟为学术引领,变实用新型为国际发明,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并用其推动各种慢性病分级诊疗、肺癌防治,以及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造福中国,影响世界,最终产「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的社会效益。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长发表讲话,总结介绍了呼研所成立以来在物联网、呼吸学科发展、分级诊疗等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并指出物联网建设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期待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当代医疗带来福音。最后,樊院长代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呼吸研所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同道的光临。

上海市卫生局医学科技教育处张勘处长发表讲话,感谢呼研所诸位学者的奉献和取得的成绩。中山医院呼吸科作为上海市呼吸病学领军团队,在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重要地位。最后,张勘处长提出希望呼研所未来在重要疾病的干预和防治方面,结合物联网的优势和进展,解决临床问题和病人需求,继续引领学科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其谁发表讲话指出:五年来呼吸病研究所的发展是喜人的,白教授创建的物联网能够将我们的医疗优势传播到全国,帮助全国医疗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力争领跑全国乃至世界呼吸病学研究领域,带动全国和国际呼吸病诊疗的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威琪发表讲话指出:呼吸病研究所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众多重要成果,带领诊疗指南制定,在学界有重要地位。同时,呼吸病研究所成为创立物联网医学研究的先驱,在这一交叉学科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并对呼研所未来发展寄予厚望,指出在未来的五年中,呼研所会创造更大的辉煌。

复旦大学科技处胡建华副处长发表讲话指出:复旦大学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全国服务老少边穷地区的工作,感谢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在物联网医学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把精准扶贫、精准医疗提上了新的高度。

二.jpg
图 各级领导讲话

第二部分:签约和颁发聘书

会上,各级领导、院士、所长及副所长为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 25 个研究室,14 家合作实验室,以及 19 个示范基地颁发聘书。

10.jpg
图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与研究室、合作实验室及示范基地签约及颁发聘书

第三部分:研究室学术报告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向东、胡必杰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首先,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做呼研所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物联网医学研究室,大医惠众生,欢迎国内外专家、机构,互联网相关技术公司与呼研所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医学的研究和发展;(2)早期肺癌精准诊断研究室:领导全国诊治中心,开展早期肺癌精准诊断;(3)物联网医学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实验室,发展相关技术,用基于物联网的真实世界研究取代 RCT。最后,欢迎参加 2017 年上海 ISRD-ATS 会议。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王向东教授做题为:肿瘤异质性与治疗耐受性报告。根据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进行疾病新分型,提出中山模式。系统异质性是整合基因蛋白表达、表观雪、测序、磷酸化、转率、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为一体,提供多为功能和多位组学的研究。个体化计算机模拟和细胞学试验相结合测试药物疗效,指导个体化治疗。最后,王教授提出临床单细胞系统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的研究思路。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胡必杰教授做题为:肺部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国内有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明显增多,对感染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也较多,但对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标记物研究有限。多重耐药细菌的研究在某些耐药菌中的研究还不足,非典型病原体的研究减少。耐多药结合的研究有待加强。抗感染治疗的研究普遍不深入,缺乏随机对照研究。预防肺部感染方面研究增加,在多方面细节上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宋元林教授做学术报告,题目为:ARDS 诊治进展 50 年。主要回顾了近 50 年 ARDS 研究的历程。1967 年首次报道,开始认识到 ARDS 的疾病基础 94 年欧美共识发布以后,对 ARDS 的临床研究大量出现,开启了 ARDS 研究的新篇章。但研究结果并不理想,发现初始定义不完善,2012 年更新 ARDS 柏林定义,目前对 ARDS 疾病发展和治疗仍。目前来看,ARDS 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复杂综合征,病因不明,病理生理学过程不明,治疗棘手,不能通过单一的治疗治愈。近期有学者提出,ARDS 是异质性的,可分为低炎症和高炎症两种类型。ARDS 的精准治疗目前没有很多证据,多根据临床经验。小分子抗炎治疗、KGF/KGF-2 修复治疗、干细胞治疗是目前有望成功治疗 ARDS 的研究方向。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哮喘与免疫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免疫学院储以微教授做学术报告,题目为:呼吸道疾病与免疫。提出三大研究方向:免疫生物治疗,基于免疫细胞的免疫调控,区域免疫。2010 年建立转化医学中心,具备做临床试验的资质,可解决临床和基础间的链接问题。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病研究室、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杨红教授代表李强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病研究室主任),介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研究室工作,重点介绍呼吸纳米医学研究,研发治疗慢阻肺呼吸道抗炎药物的纳米材料、研发可快速检测肺部感染病原的超灵敏电子芯片技术。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肺血管疾病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圣青教授,做题为:肺血管病研究进展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肺栓塞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血管病,近几年抗凝治疗药物的开发对 PE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抗凝治疗从多靶点向单靶点转化,更加直接有效安全方便。肺动脉高压的认识较晚,至 2015 年认识逐渐深化,分为 5 类。靶向药物的治疗发展迅速,从最开始的基础治疗到前列环素的应用,再到后来波生坦、万他维、西地那非等的上市,PAH 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选择。对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分层使治疗策略更新,强调早期治疗。对肺血管炎的认知度尚不足。肺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借助上医基础科学研究院的平台,不同水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实践相结合。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肺癌转化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姜丽岩教授报告题目为:肺癌转化医学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循环肿瘤细胞在化疗和靶向治疗后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对手术病人 vs 化疗病人 vs 靶向病人进行研究。基于血浆 ctDNA 的 ALK 突变的研究,动态随访患者,组织与血液一致性较高。CAR-T 治疗:GPC3 在肺鳞癌中高表达,GPC3-T 细胞在肺鳞癌小鼠模型中有治疗作用,目前临床研究正进行中。术后辅助化疗的个体化方案的研究:反馈系统控制 FSC 筛选化疗药物有望指导术后辅助化疗用药。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SAP 智慧健康联合创新研究室主任、SAP 高级副总裁,中国研究院李瑞成院长做:大数据与物联网医学报告。李院长指出物联网医学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广阔发展前景。

三2.png
图 研究室学术报告

第四部分:合作研究室学术报告

李圣青及宋元林教授主持合作研究室学术报告。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肺结节影像智能诊断合作研究室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朱煜教授,汇报早期肺癌影像学智能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主要研究领域为图像与视频智能分析、模式识别,包括:医学影像智能诊断、智能视频分析方法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与应用研究。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上海新生源物联网医学真实世界研究合作研究室、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代表做学术报告,内容包括:依据国家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指引,成立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防治研究策略,物联网专项课题也准备开展。

随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Abmart 合作研究室、Abmart 代表孟逊博士做学术报告,题目为:The Chinese Tumor Target Atlas:利用超大容量单抗芯片建立中国肿瘤靶标全图。建立肿瘤单抗流水线,绘制中国肿瘤标靶全图。MabArray 包含 10 万个单抗的超大容量芯片,筛选差异蛋白和靶标,高效筛选表型,利于发现创新药物。

上海呼吸病研究所-舜喜再生医学肺部疾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云南舜喜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李一佳博士报告题目为:肺部疾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现状及展望。介绍舜喜再生医学公司情况。回顾 MSC 研究历程,总结目前肺部疾病 MSC 治疗的临床研究。未来将对 MSC 治疗相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随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图玛深维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影像智能分析合作研究室主任、12 Sigma Technologies 钟昕博士汇报:肺癌影像智能诊断研究进展。指出: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最成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在医学健康领域,尤其影像学领域的应用有广阔前景。在肺癌影响智能的研究,有望对肺癌结节自动检测、分级分期、以及疗效随访等方面帮助临床管理和治疗。

上海呼吸病研究所物联网分级诊疗深圳示范基地主任、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江西物联网分级诊疗合作示范基地主任、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预测与早诊合作研究室主任、海普洛斯许明炎博士做汇报,题目为:循环游离 DNA(cfDNA)用于肺结节无创诊断研究。主要介绍海普洛斯发展历程,以及获得的荣誉;此外,提出无创、实时、动态、全面的癌症精准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上海呼吸病研究所 AR+医疗应用示范基地主任、上海呼吸病研究所-塔普翊海物联网医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余海博士做题为:AR+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与前景的汇报。主要介绍 A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前景。    

随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中兴生物合作研究室主任、中兴生物吴晔旻博士介绍了光学活检研究。首先,介绍光学 CT 技术背景及发展;其次,介绍 LLTech 产品,2 分钟工作流程;最后,介绍技术优势包括:活体组织检查,实时病理诊断,实时手术决策,市场大规模增长,远程诊断及手术指导,未来十年标准病理诊断方式。

四.jpg
图  合作研究室学术报告

第五部分:示范基地学术报告

白春学和姚尚龙教授担任示范基地学术报告主持,并向申请合作实验室及示范基地单位授牌。

首先,上海呼吸病研究所复星医药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代表、复星医药孙磊青博士介绍复星呼吸医学平台、业务发展战略、领域布局。

随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河南省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代表、河南省人民医院代表做学术报告,主要内容为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河南省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建设进展。

上海呼吸病研究所北京远程金卫肿瘤集团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主任、北京远程金卫肿瘤医院管理有限公司陈峰博士介绍肺癌防治物联网医疗联合体 o2o 平台报告。

随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华中科大武汉协和医院肺损伤合作研究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姚尚龙教授汇报:交叉融合-科技创新的新契机,主要对单位情况做简要介绍。

最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芜湖市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主任、中兴智能张健博士做芜湖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建设报告。主要介绍物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圈、芜湖中兴-卫健康物联网医疗产业顶层设计、物联网医疗产业顶层设计、中欧物联网医学研究院架构设计、芜湖物联网医学示范基地战略规划、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卫健康云平台。

最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作总结讲话,感谢各位领导及参会者,对呼研所发展寄予厚望,同时欢迎参加 2017 年上海举办的 ISRD-ATS 会议。

五.jpg
图  示范基地学术报告

本文已获微信公众号「calcsecretariat」授权发布。

编辑: 马莹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