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评估同行评审来了解退稿的命运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明确退稿所存在的共同特征、常见的审稿人偏倚以及退稿对文章最后质量的影响情况。
但是现有针对退稿评估的研究论著往往受限于研究时间及研究领域,并不具有通用性及普遍性。
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实验和临床医学系 Casnici 等进行研究指出:同行评审有助于提高文献质量,即使对于被退稿的文献。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Scientometrics 上。
该研究评估了 1997 年到 2011 年期间所有在人工及模拟社会杂志(JASSS)投稿且被退稿的文献。JASST 是社会模拟领域标杆性的杂志,收录在包括 ISI 及 Scopus 在内的主要期刊数据库中。该杂志采用双盲方式进行同行评审。
研究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评估了这些被退稿文献的最终发表情况,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oS)评估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通过谷歌学术搜索来评估这些文献的引用情况。研究比较了被退稿文献与 JASSS 杂志发表文献的影响因子及引用数量。
研究发现,1997 年到 2011 年期间,在 JASSS 退稿的 456 篇文献中,183 篇(40.1%)文献最终得到了发表(其余文献未发表或未被检索到)。有 88 篇文献发表在期刊中,其中 46 篇文献发表的期刊可在 WoS 中检索到。
这 183 篇被 JASSS 退稿后又发表的文献中,57% 文献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高于 JASSS,但是只有 38% 发表文献的引用数量高于同年 JASSS 发表文献的平均引用数量。
研究发现,相比引用数量低于 JASSS 平均引用数量的文献,那些引用数量高于 JASSS 平均引用数量的文献,在被退稿前往往经历过更多轮的审评、审稿专家之间的分歧往往更大、得到的审稿意见报告也更详细。
上述结果说明,JASSS 的同行评审制度并未使其错失潜在有影响的文献。通过 JASSS 多轮同行评审的文献,在最终发表时往往更成功。同行评审有助于提高文献质量,即使对于那些被退稿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