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热成形术可减少哮喘的发作,并有效控制重度持续性哮喘的发作,但其费用非常昂贵的。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稀缺的医疗资源来说,支气管热成形术是否就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尽管有少数的研究证实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成本效益比优化哮喘治疗更高些,但由于其研究数据全部来自于美国,其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
为此,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 Hai V. Nguyen 等在新加坡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优化哮喘治疗与单独应用优化哮喘治疗两者治疗难治性哮喘患者的成本效益,并为其他国家的医疗机构在决定是否实施支气管热成形术时提供参考。
研究设计:做还是不做,看什么标准?
1. 分组
该研究利用 Markov 模型分析了社会和医疗机构的角度的治疗费用和质量调整生命年成本。,模型的数据来源于新加坡本地出版的文献,其中包括在新加坡的花费、转归概率和临床疗效。研究分为两组:(1)联合优化哮喘治疗和单独应用优化哮喘治疗;(2)单独应用优化哮喘治疗。
以社会角度看,其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和诸如耽误的工作时间等非医疗性费用;而单纯以医疗角度看,其费用只包括医疗费用。最后,再通过分析敏感度来确定影响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优化哮喘治疗的成本效益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什么人群更推荐联合治疗?
1. 对普通受试者而言
分别从社会的和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优化哮喘治疗的增量成本效益比分别是每质量调整生命年 138889 美元和 139041 美元,而普通受益者愿意支付每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最高限为 50000 美元。
因此,与优化哮喘治疗相比,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优化哮喘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不划算。
2. 对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急诊就诊患者而言
研究结果还表明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优化哮喘治疗的成本效益主要依赖于支气管热成形术的费用和哮喘急性发作时住院以及急诊就诊产生的费用之间的对比情况。
研究结论:推荐住院、急诊患者联合治疗
通过该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根据设定的成本效益的界值,与优化哮喘治疗相比,在新加坡给予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优化哮喘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不划算。
鉴于目前的临床疗效,在支气管热成形术费用较低而住院及急诊费用较高的情况下,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哮喘优化治疗的成本效益才是最划算的。
因此,对于难治性哮喘患者是否应该给予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哮喘优化治疗这一问题,该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