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接触者在结核治疗与随访期间,单独或联合ELISPOT抗原检测阳性率的变化。
A图示:ESAT-6与CFP-10 ELISPO联合检测的结果。B图示:治疗组在整个研究期内ESAT-6和CFP-10单独检测的结果。
目前,人们亟需有一些生物学标志物评估新治疗措施治疗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临床效果,也希望能有一些生物学标志物可用于结核病复发的预测。为探讨ESAT-6和CFP-10 (EC)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测定(IFN-γELISPOT)作为LTBI治疗效果生物学标志物的价值,来自冈比亚医学研究理事会的Ifedayo M. Adetifa1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2月15日的《美国呼吸与危重医学杂志》(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上。研究显示:EC-IFN-γELISPOT可能不是评估LTBI疗效的有用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盲法、异烟肼与安慰剂的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主要为EC-IFN-γ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受试者。研究者将这些受试者分为2组,并分别接受为期6个月的异烟肼(900mg,每周2次)或相匹配的安慰剂治疗。研究者测定了受试者的异烟肼乙酰化基因型,并通过尿液中异烟肼代谢物的测试,确认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研究者使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了2组患者间的CFP-10及ESAT-6阳性反应率;并使用改良的Tweedie复合泊松模型允许零通胀和定量反应差。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为:所有受试者的EC-ELISPOT阳性率、及其ESAT-6和CFP-10中位数斑点形成单位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但2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患者的乙酰化状态及异烟肼治疗等,对其随时间推移的ELISPOT检查结果有影响。
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LTBI而言,异烟肼治疗对患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不起作用。也就是说,IFN-γELISPOT检测可能不是评估LTBI治疗效果的一个有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