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的呼吸衰竭是危重患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规机械通气(CMV)与高气道压力和肺气漏相关。据推测,高频震荡通气(HFOV)作为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能降低诱发损伤。HFOV 以每秒 3-15 次的高频率输送低潮气量,或许可作为儿科 ICU 急性呼吸衰竭备选治疗和抢救治疗策略。
然而,HFOV 用于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结果尚不明确。有限的儿科数据表明,与 CMV 相比,HFOV 可改善患者的氧合作用。但是,近期 2 项在成人中开展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FOV 并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中心儿科重症监护室的 Gupta 等人进行的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显示,与 CMV 相比,HFOV 及早期 HFOV 使儿童急性呼吸衰竭预后较差。文章近期发表在《JAMA Pediatr》上。
研究选取 Virtual PICU System 数据库中 2009 年 1 月 1 日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儿童(年龄在 1 个月至 18 岁)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儿童分为两组:HFOV 组和 CMV 组。HFOV 组再进一步分为早用 HFOV 组和晚用 HFOV 组。HFOV 组和 CMV 组患者 1:1 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早用 HFOV 组和 CMV 组患者也进行类似匹配。对各组的机械通气时长、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ICU 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比(SMR)进行评估。
来自 98 家医院的 9177 名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其中,接受 HFOV 的患者 902(9.8%)名,而接受 CMV 的为 8275(90.2%)名。(按 1:1)匹配对比 HFOV 和 CMV 的患者共 1764 名,而匹配对比早期 HFOV 和 CMV 的患者共 942 名。与 CMV 患者相比,HFOV 及早期 HFOV 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长(20.3 vs 14.6 天;15.9 vs 14.6 天)、ICU 停留时间(24.9 vs 19.1 天;19.5 vs 19.3 天)、死亡率(17.3% vs 8.4%;18.1% vs 8.3%)显著升高。与 CMV 组相比,HFOV 组的 SMR 更高(2.00 vs 0.85)。与 CMV 组相比,早期 HFOV 组的 SMR 也更高(1.62 vs 0.76)。
研究结果显示,与 CMV 相比,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应用 HFOV 及早期 HFOV 与预后较差相关。该研究的结果与近期发表的「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 种通气模式对比研究」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