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营养策略建议发布

2014-05-13 21:51 来源:丁香园 作者:sd3212
字体大小
- | +

NEJM编辑部在2014年4月15日曾就一例严重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通气策略发起了调查与讨论,丁香园也做过编译报道http://chest.dxy.cn/article/73372。近日,NEJM编辑部对该次调查的推荐建议已发布在其网站上,今再次编译如下,以供有兴趣的战友参考:

在ICU内治疗时间过长,特别是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与患者肌肉质量减少和肌力的显著下降相关,这种情况也被称为ICU获得性衰弱。许多病理生理机制都可以导致ICU获得性衰弱的产生,而在ICU治疗期间的病人可能会受到多种此类机制的影响。

早期的研究发现,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特点是:患者出现因失神经支配和失神经肌萎缩所致的对称性肢体近端肌肉无力。同时,其呼吸肌也可能受累,并导致机械通气撤机延迟。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另一种原发性肌病——危重病性肌病,具有相似的四肢和呼吸肌软弱表现,仅凭临床症状可能很难将其区分。通常,危重病性肌病较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更常见,但二者也可以并存,并被称为危重病性神经肌病。

尽管通过电生理学研究、以及肌肉活检分析等方法,有可能描述或区分上述两种情况的特征,但这些技术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通常是不现实的。

可引起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长期存在的炎症或脓毒症、制动、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控制不佳的高血糖,以及糖皮质激素或神经肌肉阻断剂治疗等。但目前还没有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特异性治疗。

有一项研究显示,将血糖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80~110毫克/分升)与危重患者危重病性神经肌病的发生率降低,以及机械通气延长需要的减少相关。这些结果得到了由相同作者所进行的回顾性研究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其他人的重复验证。

由于以正常血糖为目标的治疗有较明显不良反应,当前的指南建议,应在患者的血糖水平超过180毫克/分升(10mmol/L)时,才开始胰岛素治疗,并将目标血糖定位于140mg/dl(7.8mmol/L)至180 mg/dl之间。

另有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了生长激素能改善患者氮平衡,并取得更好临床预后的假说。结果却发现,成年危重症患者使用生长激素后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目前减少ICU获得性衰弱发病,及优化危重患者康复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即:尽量减少镇静剂的使用;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即使其仍在接受机械通气,也应如此)。而对于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被动运动或许也能改善其康复效果。

要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章,请查看2014年4月22日出版的NEJM。该期杂志刊登了由J.P. Kress 和J.B. Hall联合撰写的危重症监护医学系列文章之第九篇:“危重症患者的ICU获得性衰弱及其康复”。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angzhig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