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为一种儿童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大约每 10 个孩子,就可能有一个患有哮喘。[1]
1. 了解哮喘对孩子的危害
不同于普通的感染性疾病,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哮喘症状会反复发作,诱因多样。
这些呼吸道症状的反复发生,可能造成儿童肺部损伤、肺功能下降,突出的表现可能是活动能力的下降,不能参与同龄儿童的体力游戏,主动或被动「离群」。长期哮喘控制欠佳,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一部分儿童在体格、体能逐步落后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嘲笑或欺凌,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哮喘急性发作甚至会危及性命。
到目前为止,哮喘仍然不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但可以被「控制」而不发作,类似于高血压或者糖尿病。
良好的哮喘管理,可以减少相关症状反复发作造成的肺部损伤,以及肺功能受限带来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如果能够良好地控制哮喘,可以达到更优更少的药物使用,同时将药物副作用最小化。[2]
2. 为孩子做好「哮喘日志」
门诊就诊的哮喘儿童,多是由于症状急性发作,而疏于长期管理,家长也许能够准确提供近期 1-2 周的病史,但对话往往止于「医生,我的孩子喘过好多次了」。
当医生问起「具体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时,家长很难确切地回答出来。
因此,为了帮助患儿及家庭更好地表述病史,医生可能会采用一些问卷来回顾近 2-4 周症状控制的情况。[3]
对于以下对哮喘诊断有代表性的问题,需要提供近半年或者一整年的表现,医生得到的回答可能会非常模糊。
1. 孩子是否曾因哮喘相关症状而需要接受治疗,包括电话求助、看门诊或到急诊科就诊?
2. 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孩子需要使用速效缓解药物的次数有多频繁?
3. 孩子能否正常上学(没有缺课)并如愿参与娱乐活动?
4. 孩子曾因哮喘/喘息而住院吗?如果有,过去 1 年中有几次?
如何尽可能地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家长需要哮喘日志的帮忙。
记录症状及用药
哮喘日志可以是纸质或电子的,可以利用日历或者专用的 app。
主要的记载项目包含症状和用药情况,症状要区分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和运动相关症状,用药记录包括常规控制类药物和应急药物。
保证符号一致性
可以用符号来标记上述内容,比如用「#」表示日间症状,用「*」表示夜间症状。务必保证符号的前后一致性,因为每一种症状对治疗的决策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哮喘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要求日间症状每周不超过 2 次,夜间症状每月不超过 2 次。
标记错误可能会影响诊断
如果标记错误,例如在每周发生 1 次夜间症状时,错把「#」标为「*」,医生会理解为日间症状每周发生了 1 次,属于控制尚可的范围,也许不会调整治疗。
而事实上,如果每月发生了 4 次夜间症状,是控制不佳的表现,需要谨慎评估甚至调整治疗。
3. 在家中自测「肺功能」
类似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量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测血糖,一些哮喘患儿也需要在家中自测「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R)并记录,便携式的峰流速仪对哮喘患儿的随访管理非常有意义。
峰流速测定采用「一口气」的方法,儿童保持直立,深吸气,口含并包严峰流速仪的口嘴,立即用力快速呼气,记录游标或电子示数。连续重复 3 次,记录最佳值。
根据不同方案,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每天相同时间测一次或者间隔特定时间测定一次。测定的数据需要与「正常值」进行比对。
峰流速「正常值」是因人而异的,并不能完全以特定人群(比如同年龄同性别)的标准值或平均值来标定。尤其是生长中的儿童,身高、体重、体能训练等都会影响峰流速测定值。
因此,初始治疗的患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感觉良好时,每日进行 2-4 次测定,持续 2 周,以得到基线值。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基线。
当制定个体化的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后,开始使用「信号灯系统」进行自我管理:
绿色(个人最佳值的 80%-100%)
当读数在此范围内且没有症状时,继续目前的治疗方案。
黄色(个人最佳值的 50%-80%)
存在一定程度的气道梗阻,如果治疗并未中断,但持续不能恢复绿区,需要就医。
红色(低于个人最佳值的 50%)
「红色警报」,应立即开始支气管扩张剂治疗,间隔 20 分钟左右复测,仍没有返回到黄色或绿色区域,马上联系医生。
为了优化和方便哮喘的持续管理,每一个哮喘儿童,都需要制定特定的儿童哮喘行动计划,这有助于阐明用药方案,提供关于哮喘症状改变时调整治疗的指导,为哮喘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高洁,儿科医生,医学博士。
高洁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儿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高洁医生有多年儿科全科疾病诊治经验,可以为 0-18 岁儿童提供包括常见病诊治、生长发育评估、健康咨询等服务,尤其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的诊治和随访。高洁医生熟练掌握儿童肺功能、睡眠监测、支气管镜等技术。
语言:普通话、英语、德语
参考文献:
[1] 沙莉,刘传合,邵明军,等. 中国城市儿童哮喘诊治状况十年对比 [J]. 中华儿科杂志,2016,(3):182-186.
[2] 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Program: Expert panel report III: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of asthma. Bethesda, MD: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2007. www.nhlbi.nih.gov/guidelines/asthma/asthgdln.htm.
[3] LiuAH, ZeigerR, SorknessC, etal.Development and cross-sec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J].J AllergyClin Immunol,2007,119(4):817-825.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