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你是否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 患儿因咳嗽就诊,你建议雾化治疗,但患儿父母对雾化有些抗拒,你会如何解释?
➣ 解释了雾化的必要性,这时患儿的父母看着手机上满屏的激素有害信息,满怀疑问,「能否不做激素治疗?」这时你会如何解释?
➣好不容易,家长同意了你的用药方案,药物处方却被药剂科退回重开,问题出在哪里?
面对这些情形,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环节 1 解答家属疑惑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药物通过雾化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靶向性强、疗效好。在规定范围内、正常剂量内使用雾化激素治疗,一般不会发生副作用,且对患者协同性无要求,因此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1]。
通过上述观点,说服了家长使用雾化激素治疗,接下来,就进入了开方环节。
环节 2 准确开具药物处方
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 4 种,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胆碱能 M 受体拮抗剂(SAMA)以及祛痰药[1]。
由于患儿病情不一,临床上经常会出现需要多种药物同时雾化的情况,那么此时应该如何合理开方?以下三个要点帮你理清开方思路。
要点 1:对症下药
处方上的每一种药物均应与临床诊断相符,如不相符则会被退回,这是最基础的用药原则。同时应注意根据患儿年龄及体重调整用药剂量。
要点 2:严格甄别非雾化吸入制剂
儿童雾化吸入药物处方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为将非雾化吸入制剂用作雾化吸入制剂使用。
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颗粒无法经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积在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甚至可能导致肺损伤,故不推荐使用,这些药物包括中成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开方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要点 3:了解药物配伍禁忌
不同药物本身及辅料都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导致发生配伍问题。
如果不了解常用雾化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处方很可能就会被退回。因为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临床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详见表 1[1]。
表 1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1]
备注:C 表示临床研究中有证据证实此种配伍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但需注意尽量即刻使用;NI 表示没有足够的证据评价相容性,除非将来获得进一步的证据,否则应避免使用此种配伍。
另外,在配伍时,还要考量患儿的年龄、其他特殊限制条件等。
那么,儿童不同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药物具体应该如何选择?与成人呼吸道疾病用药有哪些区别?
答案来了! 9 月 7 日 18:30,丁香园联合拜耳将主办以「医药共话气道管理」为主题的会议,邀请包括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药学部部长毛乾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方秋红等在内的多位专家共同探讨呼吸道疾病的用药管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直播!
「内容亮点」
➣ 三分钟理清儿童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处方审核重点
➣ 快速掌握成人呼吸道疾病 ICS 药物选用要点
➣ 速知 2020 中国支气管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 系统了解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规范诊疗流程
具体日程详见海报
>>>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