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外加头痛的患儿,不要忽略这种疾病

2022-11-24 11: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查疾病.png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上呼吸道感染迁延反复、头痛的患儿,如果只关注上呼吸道感染而忽略头痛,容易让治疗进入误区,并给患儿带来痛苦。
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应该如何处理,笔者结合科里收治的一个案例,与各位儿科医生一起讨论和学习。

病例分享

患儿,女,8 岁,因「咳嗽、鼻塞、流涕 2 周,伴头痛 1 天」入院。

现病史:

患儿 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无明显昼夜节律,伴鼻塞,伴流涕,以脓涕为主,无喘息,无气促,无发绀,未正规诊治,2 天前出现头痛,以前额、面颊部为主,无向他处反射,以晨起为甚,无发热,无呕吐,无抽搐,家属重视,遂至我院门诊就诊,予收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患儿自起病以来,精神疲倦,胃纳欠佳,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患儿既往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病史。

查体:

精神疲倦,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口腔粘膜光滑,咽充血,双侧扁桃体 Ⅰ° 肿大。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 Kernig 征(-),双侧 Babinski 征(-)。

临床分析:

患儿出现咳嗽、鼻塞、流脓涕等呼吸道症状,伴头痛,结合既往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病史,不能除外鼻窦炎,遂予完善鼻窦 CT 检查,提示双侧额窦、上颌窦炎症,支持鼻窦炎诊断。另外,尽管患儿有头痛、精神疲倦等神经系统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均为阴性,目前暂不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最后诊断:急性鼻窦炎

诊疗经过:

予口服阿奇霉素抗感染、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口服氯雷他定抗组胺、口服孟鲁司特钠抗白三烯等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逐渐改善,病情好转后出院。

总结:

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上呼吸道感染迁延反复、头痛的患儿,需要注意警惕鼻-鼻窦炎的可能。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鼻-鼻窦炎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
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二、解剖结构
鼻窦左右成对,共 4 对,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额窦、前筛窦和上颌窦合称为前组鼻窦,后筛窦和蝶窦合称为后组鼻窦。

三、分类

急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 10 天以上,12 周内完全缓解。

慢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 12 周以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四、临床表现
1. 临床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头痛。(2)伴随症状:嗅觉障碍、听力下降、行为异常。
2. 体征:
(1)主要体征:下鼻甲充血、肿大,鼻腔、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

(2)伴随体征: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增生肥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体征。
五、鼻窦炎引起的头痛
1. 机理:
(1)鼻窦黏膜肿胀,鼻窦开口阻塞→阻塞性头痛(2)鼻窦口阻塞,窦腔内空气被吸收→真空性头痛(3)窦腔内真空导致黏膜血管扩张,血清漏出→张力性头痛
2. 疼痛特点:
(1)伴随鼻塞、流脓涕和嗅觉减退等症状。(2)多有时间性或固定部位,白天重,夜间轻。(3)休息、滴鼻药或引流改善后头痛减轻。
3. 疼痛部位:
(1)前组鼻窦炎多位于额部和颌面部。(2)后组鼻窦炎多位于颅底或枕部。(3)慢性鼻窦炎不一定都有头痛,通常表现为前额和鼻根部有发闷或发胀的钝痛感。
六、辅助检查
1. 鼻内镜检查:
诊断的重要手段。镜下可见下鼻甲充血、肿大,总鼻道、鼻底、后鼻孔及下鼻甲表现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部分患者可见腺样体肥大。
2. 鼻窦 CT:
CT 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密度增高。鼻窦 CT 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但不能完全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
3. 病原菌检测:
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但临床上缺乏可操作性,未得到广泛应用。
七、诊断标准
临床上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查体见下鼻甲充血、肿大,鼻腔、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结合鼻窦CT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八、鉴别诊断
注意与引起头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九、治疗
治疗原则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进行综合性治疗。
1. 抗生素:
(1)急性鼻-鼻窦炎:可以选用青霉素类药物,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每次 30~45 mg/kg(按阿莫西林计算),每日 2 次,疗程至少 10~14 天;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每次 10 mg/kg,每日 1 次,每个疗程服用 3 天,停 4 天;对一线药物耐药者,可选用第 2 代头孢菌素。用药疗程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一周。
(2)慢性鼻-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呈脓性,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 鼻用糖皮质激素:
是急、慢性鼻-鼻窦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作用,常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侧鼻孔 1 喷,每日 1 次,晨起喷药为好。
(1)急性鼻-鼻窦炎:使用时间 2~4 周,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 2 周。

(2)慢性鼻-鼻窦炎:使用时间 8~12 周,症状完全控制后进行临床评估,可继续使用 2~4 周。
3. 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急性鼻-鼻窦炎患儿存在明确的变态反应因素,特别伴有变应性鼻炎,可口服抗组胺药和(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常选用第 2 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体重<30 kg,每次 5 mg,每日 1 次,体重 ≥ 30 kg,每次 10 mg,每日 1 次;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选用孟鲁司特钠,每次 4 mg,每日 1 次。疗程一般不少于 2 周。
4. 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 2.3% 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雾化、滴注或冲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每日 3~4 次,持续 2 周。
5. 黏液促排剂:
具有稀释黏液并改善纤毛活动的功能,疗程至少 2 周。
6. 鼻用减充血剂:
对伴有持续性严重鼻塞的患儿可以短时间(7 天以内)、低浓度用药,推荐使用赛洛唑啉或羟甲唑啉,禁止使用萘甲唑啉。
7. 伴随症状的治疗:
对于鼻窦炎引起的持续头痛,当患儿头痛剧烈,无法忍受时可以适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来缓解患儿的头痛症状。但切忌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因为鼻窦炎不会引起颅内压升高,所以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对缓解头痛并无益处。

在临床上,当遇到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的患儿,注意警惕鼻-鼻窦炎,必要时完善鼻内镜或鼻窦 CT 检查。另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时与急性鼻-鼻窦炎相似,但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般在 10 天之内缓解,而急性鼻-鼻窦炎症状可持续,所以诊断急性鼻-鼻窦炎,病程必须在 10 天以上。

相关推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方案如何制定?




参考文献(点击查看):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0 年,重庆)[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7-8.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2012 年,昆明)[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3):177-179.

[3] 许政敏,王智楠,姚红兵. 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2014 年制订)[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7):512-514.

[4] 田勇泉,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 8 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6-84.

编辑:圆脸大侠
策划:syncode、春花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编辑: 张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