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咯血」,估计大家脑海中会想到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常见原因。美国硅谷医院的 Suffin 医生团队将为我们介绍一例由粪类圆线虫感染引起的咯血。该结果近期发表于 AJRCCM 杂志。
病例报告
患者为男性,75 岁,有 IV 期肺腺癌病史。因一次大咯血发作而急诊就医。患者为西班牙裔,出生于波多黎各,于 50 年前移居美国。身为一个退休珠宝商,其发病前居住在一家康复机构内。
一个月前,患者因脑转移瘤而启动了递减剂量的口服地塞米松治疗。本次就诊发现,患者存在低血压和低氧血症。胸片显示其双肺存在广泛浸润性病灶。医生随即启动了机械通气支持、液体复苏,以及广谱抗菌药物治疗。随后的胸部 CT 显示,患者双肺有广泛的实变影,提示为肺水肿、肺炎、和 / 或其他实质性异常(图 1)。
图 1 - 胸部非增强 CT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没有发现任何恶性细胞或分枝杆菌感染,却发现了大量粪类圆线虫丝状幼虫(图 2 -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 60 倍放大;图 3 - 薄层、巴氏染色 60 倍放大)。粪便样本也发现了类圆线虫的存在。
此外,患者腹部布满了与粪类圆线虫特征性指纹征一致的红斑。患者在开始并完成了 8 天的肠内伊维菌素治疗后,恢复至本次发病前的健康水平。此后的多次后续粪便标本检查,均显示粪类圆线虫为阴性。
图 2 - 炎性细胞背景下的粪类圆线虫幼虫 - 细胞块(60 ×)
图 3 - 粪类圆线虫幼虫。巴氏染色(60 x)
谈一谈粪类圆线虫
粪类圆线虫是自由生活在土壤中的一种线虫,其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的人数多达 1 亿人。粪类圆线虫感染通常是慢性、无症状的;而其所致的过度感染综合征和播散性疾病,意味着在患者体内迁徙的丝状幼虫数量巨增。其发生多与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 拮抗剂使用或器官移植等所致的免疫抑制有关。
粪类圆线虫感染所致的过度感染综合征和播散性疾病,还能引起多种微生物所致的菌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肺炎和肺泡出血等。其诊断一般是通过在粪便和其他正常情况下无菌的部位,检查出丝状或杆状粪线虫幼虫来确立。而诊断慢性、无症状性粪类圆线虫感染的最敏感方法,是使用 ELISA 法进行特异性 IgG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粪类圆线虫感染的治疗选项,包括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噻苯咪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