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病程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诊断该病时能对患者的预后做出一个精确的判断是很重要的。为了探讨血液生物标志物对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的价值,来自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牙山医学中心肺病与危重症医学科的Jin Woo Song博士及其合作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2年11月22日的《胸部》(CHEST)杂志上。作者发现:在临床参数的基础上,至少需要添加包括MMP-7及SP-A在内的3种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指标,才能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作者对11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等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程进行了回顾性比较。中位数随访期为24个月。
研究结果经Cox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除了年龄、用力肺活量(FVC)、和蜂窝肺的程度外,血浆MMP-7 (危险比, 1.056;p=0.0063) 及SP-A (危险比, 1.011; p=0.0001)水平对预测患者的生存也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血浆MMP-7及SP-A都处于高水平(MMP-7≥12.1毫微克/毫升,SP-A≥80.3毫微克/毫升)的患者具有较短的生存期(1年生存率为59%)和较高频率(42%)的肺功能下降(在6个月内用力肺活量减少10%以上);相比之下,那些只有上述一个生物标志物处于高水平的患者,其1年生存率为81%,肺功能下降的频率为27%;而那些上述两个生物标志物均处于低水平的的患者,其1年生存率为83.3%,肺功能下降的频率为9%。多变量模型显示:与单用一般的预测方法相比(C -指数:0.686),包含有血浆MMP-7与SP-A水平等2项指标的死亡率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略有改善(C -指数:0.731,p=0.061);而当把MMP-7、SP-A、以及KL-6三项指标同时加入到一般的预测方法中时,其预测效果会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C-指数:0.730,p= 0.037)。
该研究显示:相比于单用临床参数而言,至少需要添加3种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指标,才能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但该结论还需更多大规模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