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容控模式」可减少肺损伤?真相其实并不能

2018-01-18 16: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jennifer_jjy
字体大小
- | +

研究证实,对于肺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患者进行自主呼吸,会增加跨肺压和潮气量,加重肺损伤。但不少临床医生认为,使用容量控制通气(限定了潮气量和跨肺压)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患者自主呼吸时的肺损伤。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日本大阪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 Takeshi Yoshida 等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指出:容量控制通气可以限定潮气量和跨肺压,但并不能避免肺损伤的发生。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AJRCCM 上。

研究设计

研究中 11 只肺损伤兔子分别接受容量控制通气(容控)和压力控制通气(压控)。研究人员通过动态 CT 评估了这些兔子接受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时的肺通气情况。

研究人员通过食管球囊压力测定,监测了机械通气时有自主呼吸和无自主呼吸时的跨肺压 PL(es)。研究人员通过胸膜内直接测压法监测了下肺(重力依赖部位肺组织)的胸膜内压力(PL(dep)),并将该 PL(dep) 视为局部下肺的跨肺压。

研究人员比较了总跨肺压和局部下肺跨肺压在吸气和呼气时的差值(△PL(es) 和△PL(dep))。

研究人员同时通过电阻抗断层成像法(EIT)评估了一个大型动物(猪)和一名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时的肺通气情况(伴或不伴自主呼吸)。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压力控制通气时,自主呼吸会增加总跨肺压 PL(es);容量控制通气时,自主呼吸不会改变总跨肺压 PL(es)。

但不论是压力控制通气,还是容量控制通气,自主呼吸时,在下肺区域的通气模式是相同的:均可以观察到 Pendelluft 现象(自主呼吸时,肺泡气体会从非重力依赖肺区移动至重力依赖肺区);自主呼吸吸气起始阶段,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下肺过度充气的程度是相同的。

研究发现,相比无自主呼吸时的容量控制通气,合并自主呼吸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虽然潮气量和总跨肺压 PL(es) 相同,但是合并自主呼吸时下肺区域肺过度充气更明显,局部过度充气可达到无自主呼吸时的 2 倍甚至以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下肺部位肺组织顺应性显著下降,肺组织呈固态,下肺跨肺压显著增高,即△PL(dep) 显著增高。对于肺损伤患者,仅监测食管内压会低估自主呼吸时下肺胸膜压的改变情况。

小结

上述结果说明,容量控制通气虽然可以限制潮气量和跨肺压 PL(es),但是并不能减少自主呼吸所造成的肺损害。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干舒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