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蔡雄等研究发现西罗莫司治疗可使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循环中的LAM细胞逐渐减少

2013-11-13 19:43 来源:丁香园 作者:sd3212
字体大小
- | +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可为散发性,也可见于患有结节性硬化症(TSC)的妇女。其特点是患者出现囊性肺破坏,淋巴系统受累(例如,乳糜性胸腔积液,淋巴管平滑肌瘤)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该病的多系统表现似乎是由LAM细胞的转移性播散所引起;而LAM细胞的出现则可能与患者肿瘤抑制基因TSC1或TSC2的失活突变、或杂合性丢失(LOH)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C1或TSC2的上述变化又可导致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过度活化。

 

已有研究发现,西罗莫司能延缓LAM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减少其乳糜性胸腔积液,并能使患者的淋巴管平滑肌瘤缩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西罗莫司对于血循环中LAM细胞的作用,来自我国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心血管和肺病科的蔡雄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9月19日的《CHEST》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LAM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治疗后,其血液循环中的LAM细胞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及更年期的出现而逐渐减少。

 

研究者采用密度梯度分馏系统提取了患者血液中的细胞;而尿、乳糜性胸腔积液中的细胞则通过离心法分离取得。从血液中提取的细胞使用抗-CD45-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和抗-CD235a-R-藻红蛋白(PE)抗体进行孵育;和尿、乳糜性积液细胞则使用抗-CD44v6-FITC和抗-CD9-R-PE抗体孵育。随后,研究者对孵育的细胞进行了和TSC2基因杂合性缺失分析。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为:在该研究的受试人群中,其治疗前有100%血标本、和75%尿标本可检出带有TSC2 LOH基因的LAM细胞。在经过平均2.2±0.4年的西罗莫司治疗后,其血标本、和尿标本中LAM细胞的检出率分别显著下降到25%、和8%。在后续的治疗中,绝经后患者血循环中的LAM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该研究结果显示:LAM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治疗后,其血液循环中的LAM细胞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及更年期的出现而逐渐减少。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angzhig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