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女高血压患者病例讨论

2011-08-29 00:00 来源:丁香园 - 急救与危重病讨论版 作者:丁香园集体创作
字体大小
- | +
网友[lqllhhyy]分析如下:

一、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主要依据如下:
1、青年女性。
2、反复头晕3年,加重一周。
3、高血压 。
4、低血钾。

二、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
主要依据:
(1)青年女性。
(2)高血压。目前原发性高血压逐渐年轻化,如果患者肥胖,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高血压高危因素,排除其他疾病,该病的可能性大。

2、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1)慢性肾脏病:无相应的病史、尿RT 、SCr正常,可以排除。
(2)肾脏血管疾病:肾脏超声提示肾脏动脉未见异常,可以排除。
(3)嗜铬细胞瘤:无发作性的血压骤然增高,头痛、心悸、恶心、多汗、四肢冰冷和麻木感、视力减退、上腹或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可以排除。

三、诊疗方案
1、拟作下列检查: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之比值>40,目前认为PA/PRA比值可作为诊断原醛最具肯定意义指标)。腹部CT、MRI检查。
2、如果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可以给予下列药物治疗:螺旋内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降血压,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每日服1~2mg地塞米松可使其血压、血钾恢复正常。2)手术治疗。


网友[tianzhiming66]分析如下:

一、关于原醛的分析?

1、双肾,双肾及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可以排除“醛固酮瘤、癌”;
2、用了依那普利后高血压、低钾没有改善,可以排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而GRA(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醛固酮增多症)少见,其肾上腺呈大、小结节状,作MRI可诊断,糖皮质激素可使血压下降、血钾逐渐恢复。

二、该病人的病史特点:

1、低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该病人用了利尿剂“寿比山”,即吲达帕胺(纳催离),是一种中效利尿剂,通过抑制肾皮质对钠的重吸收,促进尿液中钠和氯的排泄,并且在很大成度上加快了钾的排泄,导致低钾血症,引起肢体乏力。这两位患者就是因长期服用“寿比山”导致尿钾增多,而引起低血钾导双下肢乏力。因此,本人认为“低钾、乏力”是用了寿比山,又没有补钾所致。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寿比山”类降压药如纳催离等,应注意定期检查血钾定时补钾,且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及肝性脑病低血钾的患者服用此类药时应慎之又慎。
2、有战友认为用了依那普利后,血压反而升高了,应考虑是否有双侧肾动脉狭窄?深有同感!要不就是有双侧肾动脉硬化。作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3、患者血压高,明显左心室肥厚(从资料分析),表现为压力负荷明显增加。若是“原醛”应表现容量负荷增加;高血钠,高尿钠;低血钾,高尿钾等。
4、恶性高血压,因进展迅速,可以导致肾动脉硬化,使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综上考虑: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3级。

三、需作进一步检查:眼底检查,血尿醛固酮测定、PRA、血管紧张素Ⅱ等测定,肾上腺MRI,肾动脉造影。

四、治疗:CCBs+ß-R阻滞剂

网友[潘赛德]分析如下:

病史特点:中青年女性,头晕3年,加重一周入科。
查体:血压180/105 mmHg,余无殊。
电解质:低钾高钠。肾功能正常。双肾,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

目情诊断高血压。主要是查找病因。患者中青年,病史3年,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常见病因引起有:
1、肾脏病变引起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正常,尿常规,肾脏B超未见异常,暂不考虑)
2、内分泌疾病引起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虽肾上腺b超未见异常,但低钾高钠,需重点考虑,因为特发性及小腺瘤可无阳性发现,进一步查血尿醛固酮含量),嗜镉细胞瘤(根据病史特点,不支持。查血及尿儿茶酚胺和VMA以排除诊断)。
3、血管病变引起如主动脉炎(患者双上肢血压一样,建议测四肢血压),肾动脉狭窄(彩超不知是否已查,必要时血管造影)。

治疗上因为病因未明,暂给予对症治疗。降血压,保护心脑肾重要器官。

网友[yf1971]公布结果如下:

患者女性,从35岁开始出现高血压,无家族性高血压,从这几点来看就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而且任何高血压患者均应除外继发高血压才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对于年轻患者尤其应如此。口服依那普利10mg/d,寿比山2.5mg/d,血糖肾功正常可除外一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低钾,高钠,高氯,实际上主要应考虑高血压同时有低血钾的鉴别。

随后该患者转院化验血醛固酮明显升高,肾素降低(停用依那普利3天),低血钾时24小时尿钾升高,行肾上腺CT 可见做肾上腺小肿瘤(注意多数情况彩超不能发现肾上腺肿物,由于分辨率的关系),在等待手术期间口服螺内酯180mg/d,血压降至正常,血钾纠正,证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停用降压药,血压正常痊愈出院。
注:肾上腺性高血压通常是可治愈的高血压。这与原发性高血压明显不同。

[鉴别诊断] 对于有高血压、低血钾的患者,鉴别诊断至为重要,误诊将导致错误的治疗。需加以鉴别的疾病有以下数类。

一、非醛固酮所致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 患者呈高血压、低血钾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但血、尿醛固酮不高,反而降低。按病因可再分为2组:

(一)真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 患者因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酶系缺陷,导致产生大量具盐皮质激素活性的类固醇(去氧皮质酮DOC)。可由以下二种酶缺陷引起:
1、17—羟化酶缺陷 出现以下生化及临床异常:①性激素(雄激素及雌激素)的合成受阻,于女性(核型为46,XX者)引起性幼稚症,于男性(核型为46,XY者)引起假两性畸形,外生殖器类似女性,可作为女孩养育,但至青春期五性发育,两侧腹股沟可触及结节,如作活检则可发现为发育不良的睾丸;②糖皮质激素合成受阻,血、尿皮质醇低,血ACTH升高;③盐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亢进,伴孕酮、DOC、18羟皮质酮升高,引起潴钠、排钾、高血压、高血容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导致醛固酮合成减少。
2、11β—羟化酶缺陷 引起以下生化及临床症状:①血、尿皮质醇低,ACTH高;②雄激素合成被兴奋,男性呈不完全性性早熟,伴生殖器增大,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男性化,呈假两性畸形;③11β—羟化酶阻滞部位前的类固醇:DOC产生增多,造成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
上述两种酶系缺陷皆伴有双侧肾上腺增大,可被误诊为增生型醛固酮增多症,甚至有误行肾上腺切除术者。化验皮质醇浓度对真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即可鉴别。

(二)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apparentmineralocorticoidexcess,AME)其病因为先天性1lβ—羟类固醇脱氢酶(1lβ—HSD)缺陷。临床表现近似原醛症,包括严重高血压,明显的低血钾性碱中毒,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发生抗维生素D的佝偻病,此由于盐皮质激素活性所致高尿钙。此病用螺内酯治疗有效,但此药的抗雄激素及抗孕激素作用限制了其长期应用,尤其是儿童、少年患者。用地塞米松部分患者可奏效。发病机制为先天性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结构甚为相近,按理皮质醇可与MR结合,并使之激活,但在正常时,于肾小管上表细胞处1lβ—HSD使皮质醇转变为皮质素,从而使皮质醇灭活,不能发挥盐皮质激素活性。而在AME中,11β—HSD有缺陷,皮质醇得以作用于MR,引起盐皮质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患者尿17—羟及游离皮质醇远较正常为低,但血浆皮质醇正常,这是由于皮质醇的灭活、清除减慢,每日分泌量减少。此外,尿中皮质素代谢物/皮质醇代谢物比值降低。甘草的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可抑制11β— HSD活性,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药源性AME。

二、Liddle综合征 此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呈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但尿呈酸性、肾素受抑制,醛固酮低,(区别于醛固酮增多症)并常伴低血钾,用螺内酯无效,表明病因非盐皮质激素过多。阻止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钠并排泄钾的药物,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可纠正低血钾,降低血压。病因为上皮细胞钠通道的异常,为肾单位远端钠重吸收的限速因素,通道处于激活状态,导致钠重吸收过多及体液容量扩张。治疗可用阿米洛利10mg,每日服2~3次,或氨苯蝶啶100mg,每日服3次,待血钾、血压恢复正常后,改用维持量,前者2.5~5mg,每日服2~3次,后者50mg每日服 1~2次,按血压,血钾水平调整剂量。

三、伴高血压、低血钾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活性过高所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伴高血压、低血钾,需与原醛症鉴别。肾素过多症又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者由分泌肾素肿瘤所引起,继发性者因肾缺血所致。

(一)分泌肾素的肿瘤 多见于青年人、高血压、低血钾皆甚为严重,血浆肾素活性特高,据以上特点可与原醛症相鉴别另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分泌肾素的肿瘤可分为两类:①肾小球旁细胞肿瘤;②肾外肿瘤,主要为Wilms瘤及卵巢肿瘤。肾小球旁细胞瘤可采用肾静脉插管取血测肾素活性以确定肿瘤在那一侧,但肿瘤体积常很小,难以定位,治疗可作选择性肿瘤切除或肾切除,药物治疗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二)继发性肾素增高所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主要包括以下疾病:①高血压病的恶性型,肾普遍缺血,可引起肾素增多,部分患者可呈低血钾。患者舒张压多高于130—140mmHg,进展快,常有氮质血症或尿毒症,视网膜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减弱,伴头痛、发作性抽搐,一般无碱中毒,由于肾功能不良,可有酸中毒;②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进展较快,血压较高,部分患者在上腹中部或肋脊角区可闻及血管杂音。由全身性、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者可在颈部、腋部听到血管杂音或一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放射性核素肾图示患者功能异常。肾动脉造影可确诊;③一侧肾萎缩、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也可引起严重高血压及低血钾。

其它如Bartter综合征:由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所玫,分泌大量肾素,继发醛固酮增高,引起失钾性低钾血症,由于细胞外液容量不足,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低下。以不伴有高血压为特征,本病有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认为肾小管回吸收钠和氯失常所致或由于前列腺素E及胰舒血管素分泌增高所致,治疗可予高氯化钠饮食、大量补钾及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Fanconi综合征(Fanconisyndrome)是近端肾小管复合性功能缺陷疾病。病因:儿童病例多为遗传性疾病,而成人病例多为后天获得性疾病,后者常继发于慢性间质性肾炎、干燥综合征、移植肾、重金属(汞、铅、镉等)肾损害等。临床表现:由于近端肾小管对多种物质重吸收障碍,临床可出现肾性糖尿、全氨基酸尿、磷酸盐尿、尿酸盐尿及碳酸盐尿等,并相应出现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及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并可因此引起骨病(骨痛、骨质疏松及骨畸形)。诊断:具备上述典型表现即可诊断,其中肾性糖尿、全氨基酸尿、磷酸盐尿为基本诊断条件。

异位ACTH综合征:常见于支气管燕麦细胞癌、类癌、小细胞肺癌、胸腺类癌等恶性肿瘤病人,由于肿瘤组织产生ACTH样物质刺激肾上腺,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上出现高血压、低钾血症,但此类病人一般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也不难予以鉴别。


编辑:bluelove
分页: [ 1 ]   [ 2 ]  

编辑: Zhu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