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Speizer 博士就学者 Lange 发表在 NEJM 上的一篇论著发表评论。文章讨论了其论著的不足之处,指出肺功能测定是评估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进展和严重程度上最有价值的工具,戒烟是肺部健康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文章近期发表于 NEJM 杂志。
COPD 是发达国家五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也正成为大多数非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吸烟显然是导致 COPD 进展的主要因素。但有学者猜测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导致 COPD 风险增加。
Lange 的研究是怎么做的?
Lange 的研究是对 3 个纵向队列进行了组合分析。随访了 3 个纵向队列(2 个队列研究受试者年龄在 25 岁到 40 岁,1 个队列研究受试者年龄在 31 岁到 75 岁)中,受试者肺功能情况,评估了受试者肺功能下降轨迹和进展为 COPD GOLD2 级及以上的患者。
Lange 的研究根据受试者基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将受试者分为 2 组:FEV1 < 80% 预测值组和 FEV1 ≥ 80% 预测值组。研究量化评估了青年时期低 FEV1 水平、FEV1 下降速率与 COPD 进展之间的作用和关系。
该研究的理想情况是,需要招募青年受试者,定期随访至 55 岁或以上,从而完整了解整个成年阶段肺功能下降情况。但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这样的数据几乎不可能。因此 Lange 使用了 3 个队列进行研究。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很多 COPD 患者在青年时期 FEV1 水平即小于 80% 预测值;相当一部分年龄 55 岁以上、符合 GOLD2 级及以上诊断标准的 COPD 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正常(肺功能异常下降:FEV1 下降 > 40 ml/年)。
存在的主要问题
Lange 指出,大约半数符合诊断标准的 COPD 患者在青年时期 FEV1 水平即较低,且 FEV1 水平没有加速下降的趋势。确实有相当一部分 COPD 患者的病程进展符合上述趋势,但这一部分患者的数量,占 COPD 总患者的比例情况目前仍有质疑。Lange 也承认,其研究结论和入选队列研究本身密切相关。
该研究只纳入早期(青年时期)和晚期(COPD 诊断阶段,> 55 岁)FEV1 数据的受试者进行分析。使原有的纵向研究失去了随机取样的特点。
研究的另一个可能问题是:研究的结论可能受到回归均值效应的影响,这会得到基线 FEV1 与 FEV1 变化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结论。为此,Lange 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来量化回归均值效应的影响,同时评估了研究中生存率对研究结论的影响。
现有的研究
已有研究证实,很多其他危险因素,如: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和遗传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肺功能加速阻塞性气道疾病的病程,特别是对于吸烟人群。有研究随访了儿童和青年人肺功能变化情况发现,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可以在成年后达到最大预测肺功能水平。此外,很多没有 FEV1 快速下降、早发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往往有哮喘病史。另外需要考虑的就是,FEV1 下降速率可能反映了疾病的活动程度,而不是疾病的严重程度。
总结
肺功能下降速率的不同可能代表了不同 COPD 表型,而不同表型 COPD 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此外,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研发与 COPD 表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大量炎症细胞和循环血浆标志物的测定,功能排序和表观遗传学方法等。
到目前为止,有两点可以明确。
第一,肺功能测定,仍是评估 COPD 进展风险和阻塞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检查;
第二,应大力推广禁烟。吸烟是 COPD 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编辑: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