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在普通人群中是极其常见的,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症状。不同研究表明,打鼾的发病率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大多数研究使用了患者主观报告的打鼾问卷,未对打鼾者进行客观评估。此外,目前对于原发性鼾症和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的打鼾尚无有效和标准的治疗方案。
巴西圣保罗大学睡眠实验室 leto 博士研究提示,口咽部运动可以减少受试者打鼾的发生。文章近期发表于 Chest 杂志。
该随机对照试验共招募了 39 名主诉打鼾的受试者(年龄:46 岁,身体质量指数:28.2 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3 次 / 小时,Epworth 问卷:9.2 ,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6.4 )。
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n = 20,睡眠时使用鼻扩张器 + 端坐位深呼吸练习,为期 3 个月),试验组(n = 19,每日进行口咽部运动,为期 3 个月)。口咽部运动包括:用舌尖抵住上颚,有舌后根滑动(20 次);舌头吸向上颚,将整个舌头压向上颚(20 次);舌头后部抵住口腔底部,舌尖抵住门牙根部(20 次);抬起上颚后部和悬雍垂,说「啊」(20 次)。
患者在入组和试验结束时分别给予睡眠问卷评估(Epworth 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和多导睡眠监测来客观评估打鼾情况。
研究发现两组受试者基线水平相似,3 个月后,每组各有一名受试者失访。对照组受试者在 3 个月研究期后各项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
治疗组受试者鼾声指数(鼾声 > 36 dB / 小时,入组时:99.5,3 个月后:48.2)和总鼾声指数(总鼾声 / 小时,入组时:60.4,3 个月后:31.0)在口咽部运动 3 个月后出现了显著下降。
上述结果说明,口咽部运动可以有效且客观的减少打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为原发性鼾症和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的打鼾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