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多学科合作战胜癌症

2012-12-31 10: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攻克癌症难题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和合作,在外科医生对外科手术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内科其他学科医生借助基于细胞、分子、基因等层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辅助疗法对战胜癌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赵琼教授作为胸部肿瘤西子论坛大会主席之一,以内科医师的角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精髓,在接受丁香园采访中,赵教授更对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在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阐释。


赵琼教授,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移植及胸部肿瘤科主任,呼吸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

丁香园:赵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作为此次西子论坛的大会主席,能否对首届论坛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评价?

赵琼教授:今天我们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外科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有很多国内的研究胸部肿瘤的内外科医生参加。这次会议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知识风暴,会议内容包括胸部肿瘤晚期的综合治疗,早期的检测诊断等等,大部分内容都放在今天这一天来展示和讨论。

我感觉收获很大,尤其是我作为内科医生,看到外科医生的一些幻灯和手术演示,让我对外科治疗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前我作为内科医生,只是知道药物怎么使用,基因靶向治疗是怎么一回事情,但是不知道外科医生手术时看到肺是怎样一种感觉。因为今天有很多教授展示了这方面的幻灯片,所以我觉得对于胸部肿瘤的诊治内外科医生在一起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丁香园:此届论坛的主题是什么?筹备何时召开下一届论坛?

赵琼教授:就是“合作战胜癌症”,因为这种合作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内外科的医生,还有我们的放疗科、影像学等多学科的合作。我觉得明年的论坛可能还会加上基础的和药理的研究以及讨论。各个学科一起来合作,作为肺癌研究的大团队

我们今天初步和吴一龙教授拟定明年的十一月,世界肺癌大会(WCLC)之后。WCLC是10月27号召开,我们准备在十一月初或者中旬的时候召开下一届会议,这个时候应该是杭州最好的季节。

丁香园:您在会上所做的报告题目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分子分型和战术战略的选择,能否对您的报告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赵琼教授:我今天报告的主题是晚期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我们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目前肺癌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系列疾病。我们需要把它的很多分子亚型分出来,对于肺癌不同的分子亚型,治疗策略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对于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病人,我们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分子靶向治疗,病人的PFS(无进展生存时间)会延长,而且生存质量会非常好。如果是对于其他像ALK突变,虽然它的突变率很低,在7~11%,但是现在肺癌的腺癌病人很多,这些病人可以使用克唑替尼这样的药物而获益。

我们的理念就是以后肺癌一定要分清楚是什么亚型,不仅是以前的传统分型像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我们还希望能分出EGFR突变的肺癌和ALK融合基因突变的一些肺癌等等。虽然目前一些肺癌还不能分出是什么亚型,但是随着这几年全世界都在研究肺癌,它还是能够进一步的再分出非常多的亚型。

其实未来很多病人的治疗是不需要陪靶的,陪靶是化疗的时候和病人讲的比如化疗有效率是40~50%,就是说两个细胞中有一个是陪靶的。化疗药物毒性强,不光杀伤癌细胞,还会杀伤正常的细胞,所以我们以后给病人化疗之前会做一些基因的检测,做更多的分子靶标的检测。在明确靶标的前提下,减少陪靶的病人。

丁香园:刚刚您也提到了一些分子靶向药物,那么手术之后,采不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它们有没有预防突变的作用?

赵琼教授:前几天有个胸外科的医生也问过,术后的病人能不能用靶向治疗,需不需要用?对于有突变的病人,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疗效哪个更好?

其实对于手术后的病人,除非是非常早期的病人不需要化疗,其他的在Iβ期以上的病人都需要化疗,因为这些病人都有一些潜在的转移灶,在术前可能就有淋巴结和血液的转移。这些病人在术后化疗可以提高他们的两年生存率,甚至五年生存率,这些是有明确的数据可以参考的。

那么这些病人到底是用靶向治疗好呢还是用化疗,目前所有提供给我们的数据表明是使用化疗好,而不是靶向治疗。2010年有一个法国的研究告诉我们,不管手术以后病人是突变型还是不突变的,都是化疗的疗效好。

所以肺癌晚期的一些治疗理念到底能不能推广到早期,推广到术后,因为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吴一龙教授那边有一个术后辅助化疗的研究,但是数据还没有出来,因为术后的病人生存期是非常长的,要看OS(总生存期 ),两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从循证医学的依据来看,一线是用靶向治疗,TK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用在有突变的晚期肺癌人群,但是不能推广到早期或者术后。靶向治疗一旦使用就是终身的,一直到疾病进展为止,那么术后的病人用多久呢,一年还是两年还是终生维持,这些都不确定。法国的那项临床研究出来以后,我就再也不给术后病人使用靶向治疗了。因为对于我们内科医生来说,很关注循证医学的数据,如果没有循证医学的数据,只是在动物身上或者是临床前的一些研究,我觉得还是不能在人身上随便使用。

丁香园:您也是肺移植的专家,能否请您谈一下在肺移植方面的认识,介绍一下国内在器官捐赠方面的现状?

赵琼教授:我是呼吸内科的医生,呼吸内科有许多终末期肺病的病人,而我们医院是以移植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所以我们也是内外科医生在合作。做术前准备的一些病人,术后需要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及护理的病人有可能就放在我们内科病房,这样病人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照料。因为外科医生要做手术,会很忙,那么内科医生在这方面就比较有优势。至于移植的技术方面的操作肯定是以外科医生为主,内科医生只是协助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以后的研究工作。

因为我现在的科室是今年才成立的,在器官捐赠方面还不大熟悉。不过前段时间我也去参加肺移植的大会,接触了这方面的事情。我觉得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越来越正规了,包括签署一些知情同意书,完善捐赠的程序。我在临床上也碰到了一些观念非常好的病人,比如有些晚期肿瘤的病人要捐赠器官。但是我们一般不建议晚期肿瘤的病人去捐赠器官,除了角膜可以用,因为其他器官都有可能有转移的癌细胞,给那些受体是不太好的。因为这些需要移植的病人使用了免疫抑制剂,肿瘤的发生率会比普通人群高百分之十几。对于普通人,经过社会的宣教,也越来越能接受器官捐赠的理念,我们医院也在往活体移植这方面发展。

丁香园:谢谢赵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 唐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