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临床试验
在2012年2月11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了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渥太华大学的Scott A. Laurie博士等人的一项述评文章,该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在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出现的激活突变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原癌基因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多数患者EGFR仍为野生型(EGFR-WT)。
该文对部分随机试验的相关筛选数据进行了考察,这些试验与下面几方面内容有关,通过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以及抗EGFR胞外区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对EGFR-WT患者进行治疗;存在或不存在临床获益药物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现状;以及改善EGFRI药物针对EGFR-WT患者药效的未来方向。
EGFR频繁出现的过表达现象对于评价EGFRI药物在NSCLC作用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对于EGFR-WT或状态不明的患者,TKI药物一线治疗尚无效果。此类药物的一线应用应仅限于EGFR突变呈阳性的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长春瑞滨的临床获益有限,但该方案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作用仍值得进行解读,这是因为在其他取得阴性结果的试验中,此类药物与化疗方法进行了联用,并且试验也将毒性及费用情况等其他因素也考虑在内。通过转换性维持治疗的方式进行厄洛替尼给药后,此前接受过铂制剂治疗的患者取得了有限的临床获益;然而,也应对替换疗法给予适当考虑。而在考察二线治疗过程中,TKI药物是否与单药化疗相当方面,相关临床试验的结果彼此矛盾。
二线治疗应考虑到药物的毒性特征及患者选择。因为临床试验表明,BSC可取得存活率相关临床获益,因此最好针对不愿接受其他细胞毒化疗治疗的患者使用TKI药物。TKI药物极少对EGFR-WT的患者产生药效,但对于之前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单药化疗的有效率同样不高,并且在病情出现稳定的患者中,有相当多比例患者的NSCLC自然史曾出现过改变。
最常见的用于评价的生物标记物为,通过IHC、基因拷贝数及KRAS突变方法得到的蛋白表达情况。对于EGFR-WT患者而言,目前尚没有相关生物标记物可以清晰可靠地对不宜接受EGFRI治疗的患者进行鉴别。
尽管EGFR IHC阳性患者及/或存在EGFR IHC阳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获益更佳,但现有数据未能搞清阴性患者能否取得临床获益。针对BR.21及SATURN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尚没有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可稳健地适合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或针对难治性患者治疗筛选。
针对生物标记物进行的相关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将有助于确定其在患者筛选中的效用。EGFR抑制剂可降低典型的痤疮样皮疹发生。有建议认为,出现中度至重度皮疹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的效果更好。尽管早期皮疹可能是较佳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但两研究作者认为,其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直至目前,该方法仍不能替代常规肿瘤缓解性评价。
EGFR生物标记物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