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巨大纵隔气肿从何而来?

2016-02-01 16: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jennifer_jjy
字体大小
- | +

意大利乌迪内圣母医院 Duri 医师等近期报道了一例非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后出现巨大纵隔气肿的病例。文章发表在 BMJ 上。

病例介绍

该患者因非创伤性 ARDS 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吸气压力为 20 cmH2O,呼气末正压(PEEP)为 8 cmH2O。患者出现了右锁骨上皮下气肿。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巨大纵隔气肿,无气胸,与 Macklin 效应一致。即:因钝性肺泡破裂,导致空气沿肺血管间隙进入,到达纵隔(见箭头处)。

虽然外伤性 Macklin 效应较常见,但是有时 Macklin 效应也可见于 PEEP 水平较低的机械通气患者。

Untitled.png

鉴于这名患者无气胸和纵隔移位,故给予行保守治疗。部分情况下,出现巨大纵隔气胸患者需行胸腔引流术和气管切开术。

延伸阅读:「Macklin 效应」与「纵隔气肿」

1. Macklin 效应

Macklin 效应,是由 Macklin 最早在 1944 年提出,即终末肺泡破裂后,由于肺远端和肺门的压力阶差,气体进入肺间质并沿肺血管间隙向肺门扩散,然后沿着气管间隙或淋巴管系到达纵隔,形成的纵隔气肿。

2. 纵隔气肿

其常见病因为外伤性,可发生于钝器或锐器损伤后;有时也可为自发性,无明显外伤原因所致。

纵隔气肿常无显著的临床表现,易漏诊或延迟诊。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如高度怀疑纵隔气肿,需尽快诊断。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还有咽痛、吞咽困难、进食困难、颈部不适、持续咳嗽、气急等。颈胸部的皮下气肿是纵隔气肿的特征性表现之一,部分可有 Hamman 征,心音遥远;极少数同时伴有气胸和心包积气。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