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颖教授:指南推荐SCLC二线治疗使用托泊替康

2013-04-28 18:31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程颖教授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高侵袭性疾病,约占肺癌总数的15%-20%。其特点是肿瘤倍增时间快,生长分数高,播散转移灶,且对一线放化疗高度敏感,约60-70%的患者别诊断时就已处于广泛期。近几十年来SCLC的治疗和研究领域方面一直停滞不前,没有什么重要的进展,总生存15年来都没有明显改善。人们一直在寻求突破SCLC治疗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但收效甚微,所以如何突破SCLC,是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丁香园就这一话题对吉林省肿瘤医院院长程颖教授进行了专访,访谈详情如下:
 
丁香园:近30年来,联合铂类的化疗一直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不过这些药物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使用。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一些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或用药方案?
 
程颖教授: 近几年,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进展并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探明。
 
目前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主要局限在化疗药物。尽管近年来,在小细胞肺癌领域,有不少靶向药物的研究,尤其是信号传导、抗血管新生等方面,但是尚未发现能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所以说,化疗药仍然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基石,不过,我们要说,这个基石并不牢固。现在最常用的方案是标准的EP方案,无论对局限期还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这个方案都是首选。在广泛期中,除了VP(依托泊苷)-16,其它具有前景的药物还有另外两种拓扑酶抑制剂——托泊替康(和美新)和伊立替康(开普拓),此外还有一种日本研发的蒽环类药物——氨柔比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在拓扑酶抑制剂和蒽环类药物中选择。
 
丁香园:刚才您提到化疗作为小细胞肺癌的基石并不牢固,你认为主要是因为基础研究不足还是转化研究不够?
 
程颖教授:我认为两者的研究都不足。基础研究主要是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还未发现,全基因测序技术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所收获。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可以带动临床的转化研究,反之,没有基础研究的提示和引导,转化研究就没有方向。在转化研究方面,我们目前只停留在临床方面的探索。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治疗病人,并且继续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目前我们正在同时进行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循环血液肿瘤细胞(CTC)进行检测。我认为,探明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并且根据这个机制研究出相应的靶向药物等问题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很多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始治疗时对化疗药物很敏感,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耐药,因此多药耐药的基因及其起源的研究也是未来小细胞肺癌基础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丁香园:CTC在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中有何作用?
 
程颖教授:我们认为CTC在预测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疗效和监测复发等方面是有意义的。目前我们正在计划用“cell search”(强生公司的仪器)来进行CTC的进一步研究,未来在局限期肺癌的治疗中可能会采用CTC来预测疗效和监测复发的情况。一般局限期肺癌以局部治疗为主,比如外科手术、同步放化疗、介入治疗等,CTC将会指导局限期肺癌的治疗。
 
丁香园:我们知道,之前化疗在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尤其是难治性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存在争议,新近的一些研究发现托泊替康对复发的SCLC有肯定的疗效,那么总体而言,SCLC的二线治疗策略现在情况如何?
 
程颖教授:目前为止,指南推荐的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药物只有一种,即托泊替康(和美新),它对复发、耐药2-6个月之间的病人有效。未来我们开展一项有关托泊替康替康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的研究,我相信这会对制定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指南有所帮助。
 
丁香园:体力较差即PS评分较低的SCLC患者,施行化疗时往往比较棘手,请分享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程颖教授:小细胞肺癌的进展很快,患者的体能状态和疾病的进展有很大的相关性。对PS评分较低的患者我们会先选择作用柔和的方案,等到患者的体能状况有所改善再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治疗。小细胞肺癌与其它病种不同,姑息治疗、支持治疗只会让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更快,所以对体能较差的病人不要拖延,尽快开始治疗。

编辑: 冯志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