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惠教授
个体化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每年都有大量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第三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于2013年3月16日举行。会议期间,丁香园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
丁香园:韩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本次大会您做了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的主题报告,其中提到小细胞肺癌近30年来的治疗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您认为其中主要原因何在?
韩宝惠教授:我觉得目前小细胞肺癌面临的困境可能是大家对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征缺乏了解或者了解还不够全面,因为小细胞肺癌生物学特征非常独特,患者对化疗虽然比较敏感,但预后往往较差。
从现有的理论来讲,可能是由于其中的肿瘤干细胞没有被杀灭,对化疗敏感的实际上是非干细胞的肿瘤细胞,这样的细胞杀死的很多,缓解率很高,但是生存率却不高。因为当你杀灭了这些细胞以后,肿瘤干细胞留下来又成为复发转移的大本营,所以将来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定要从肿瘤干细胞或者耐药细胞株上来寻找突破口。化疗初步把这些敏感的肿瘤细胞杀死后,耐药的细胞株实际上是影响生存的最核心细胞,这个方面如果有突破,将来在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上可能会有大的改善。
我参加了美国靶向治疗会议,也听了美国同行所做的一些研究报告包括小细胞肺癌的,他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根据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征阻断了一些信号传导通路,而且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预期结果。那么我觉得小细胞肺癌将来在分子靶向通路上一定会有突破,而且一定会解决我们目前化疗面临的困境,这需要通过分子靶向治疗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研发新的化疗药物来解决。
丁香园:您刚才也提到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对一线治疗还是非常敏感的,但是他们往往都会出现复发或者耐药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二线治疗。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一些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或用药方案?
韩宝惠教授:实际上,现在真正能达到共识的二线治疗不是太多,我们常规使用的像拓扑替康、伊立替康、阿柔比星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新的药物,也是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但它们的疗效实际上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是复发以后的治疗,实际上它的疗效是不能够令人满意的。因为病人在治疗大概两三个月后就快速复发,达不到这个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所以将来可能还是要通过研发新的药物来解决二线治疗的难题。就目前来讲,我们还是要依靠拓扑替康、伊立替康、阿柔比星这样一些化疗药物来治疗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丁香园:我们知道对于那些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体力要求相对比较高,比如患者的体力评分(PS评分)比较高,那么他的化疗剂量承受力相对较高,但是一些体力较差的患者在实行化疗的时候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韩宝惠教授:其实我觉得这个PS评分要分两类,一类是由于疾病导致的PS评分下降,比如小细胞肺癌有一部分症状是由于肿瘤快速生长导致的PS评分下降,出现疲劳、乏力、咳嗽、咯血、胸闷气急或者是局部压迫疼痛等等,这类PS评分的下降是应该进行积极治疗的,因为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肿瘤会缩小,肿瘤负荷下降使得症状会缓解。
所以我们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S评分一定要细分,了解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在初治还是复治阶段,复治不是适合治疗的。初治阶段如果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的PS评分下降,那么这个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因为在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用EP方案,高达80%到90%的病人是非常有效的,经过治疗以后症状会迅速缓解。但是对于复治或者顽固性的小细胞肺癌就比较复杂了,因为这时候治疗的有效率是比较低的,手段也是有限的,那么就要考虑患者的体质状态、耐受程度,综合评价治疗的利弊关系。
处于一线治疗阶段的患者,我们是强调进行积极的治疗。通常非小细胞肺癌75岁以上的患者我们就不主张化疗或者化疗非常谨慎,但是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是这个年龄我们还是要强调要积极主动的治疗。
丁香园:脑是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转移频率较高的部位之一,目前对于预防性脑放疗似乎并没有一致的认识,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韩宝惠教授:预防性脑照射实际上是针对一线治疗以后CR或接近CR的病人,从国际上所做的一些研究来看,这部分人群进行脑照射是有生存获益或者可以减少脑转移复发的可能性。但是我是这样考虑的,如果将来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了,这种策略是否合适可能还需要做一些更大规模的研究。
因为如果生存期缩短了,脑放疗导致的并发症可能还不明显,但是生存期延长,像脑软化、智力下降、脑功能下降这些后遗的副作用可能就凸现出来了。两三年的生存期可能这些副作用还没有出现但人已经去世,所以就看不到这些副作用,所以将来如果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延长了,这种治疗策略(预防性脑放疗)是否合适,可能还需要做一些研究。
丁香园:在被放化疗取代之前,手术治疗曾是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近年来TNM分期被用于SCLC使得手术治疗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您对SCLC治疗中手术的地位如何看待?
韩宝惠教授:因为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它是一个中央型为主,生长快速,早期就出现原发肿瘤和纵隔转移淋巴结融合到一起的这样一个巨大型的肿瘤。所以我们说手术的地位在这种类型的肿瘤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会有一些偶发的、少见的小细胞肺癌是表现为周围型的,这种情况占据少数,我们不能以个案来取代这种普遍的现象。
那种可手术的肺癌往往是在手术探查的时候发现是小细胞肺癌肺癌,比如说一个肺部阴影,进行穿刺没有穿到,就做剖胸探查,探查的时候发现是小细胞肺癌。现在的观点就是如果手术之前能够确诊是小细胞肺癌的,手术的可行性可能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除非是周围型的,没有淋巴结转移,非常小的(在3公分以下)的这种小细胞肺癌,不过这种类型是非常罕见的,出现的比例是非常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