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气道阻塞部位主要见于小气道,但在某些患者也可能累及大气道。而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呼吸、变态反应、重症和睡眠医学科的Gorbett医生等,就在2014年9月15日出版的AJRCCM杂志上报告了这样一例患者,今将其编译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为女性,47岁。其因哮喘持续状态所致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查体发现其双肺有哮鸣音,而且在实施机械通气吸气暂停策略期间,其吸气峰压和气道平台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值。其呼吸机具体设置为:辅助控制模式,420毫升的潮气量,呼吸频率18次/分,5厘米H2O的呼气末正压,0.50的吸入氧分数。
由于患者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所以,其在入院后的第一天即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检查。在临床CT图像采集期间,患者呈深度镇静状态,没有明显的呼吸机不同步或呼吸费力。图像扫描也没有限定于呼吸周期的某一阶段。该项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两侧主支气管均呈重度狭窄状态(图1A,黑色箭头)。图1B为相关CT检查的虚拟支气管镜三维重建图像。
图1 :L =左,R =右。
回顾患者的医疗记录,其4个月前的胸部CT扫描图像上并未发现气道狭窄的证据。而在本次住院几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期间复查的胸部CT也没有发现气道狭窄的表现(图1C,红色箭头)。尽管该次检查同样是在深度镇静的状态所进行。随后的支气管镜检查(图1D)同样没有发现患者存在呼气时的过度气道狭窄现象。
除了先前的胸部CT结果之外,上述图像均表明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期间的中央气道压闭,不太可能是由于人们所熟知的,与哮喘类似的或并发于哮喘的气管支气管软化所致。
哮喘的气道阻塞部位主要见于小气道,但在某些患者也可能累及大气道。虽然在这个患者气道阻塞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时小气道的狭窄一种表现方式,并导致了中央气道的动力学压闭。例如,严重的外周气道狭窄可加剧呼气时小气道内压的下降,并造成上游气道压力的降低,进而促进中央气道的塌陷。
此外,中央气道的顺应性也可能因治疗时支气管扩张剂在中央气道的沉积而增加,并使之更容易被压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