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专家组成员
	NCCN特别鸣谢
	
	指南更新概要
	肺癌的预防和筛查(PREV-1)
	基线评估和临床分期(NSCL-1)
	
	评估和治疗:
	●  0期(Tis)和隐匿性肺癌(TX, N0, M0)(NSCL-16)(NSCL-2)(NSCL-4)
	●  IIIA期(T1~3, N2)和分散的肺结节(NSCL-6)(NSCL-9)
	●  IIIB期(T4侵犯心脏等, N2~3)和IV期(胸腔或心包积液)(NSCL-10)
	●  IV期(M1b:单个转移灶和多发转移)(NSCL-11)
	●  随诊(NSCL-12)
	
	第二原发性肺癌(NSCL-16)
	
	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2)
	●  病理评估原则(NSCL-A)
	●  外科治疗原则(NSCL-B)
	●  放射治疗原则(NSCL-C)
	●  辅助化疗方案(NSCL-D)
	●  化放疗方案(NSCL-E)
	●  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全身治疗(NSCL-F)
	●  癌症幸存者照护(NSCL-G)
	
	分期
	讨论
	参考文献
	指南更新概要
	 
	2010年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中国版同2009年中国版相比,主要更新内容包括:
	 
	NSCL-1
	●  脚注"b"--周围型的定义由原先的"肺野的外1/2"修改为"肺野的外1/3"。
	●  按照IASLC的最新分期系统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
	
	NSCL-2
	●  IA期(周围型T1ab,N0)--注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首选在术中进行。
	●  治疗前评估检查方法中增加"支气管内镜超声(EBUS)",推荐级别2B类。
	●  对于纵隔淋巴结阴性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增加"根治性放疗"或"局限性手术切除"作为可选治疗方式。
	●  新增脚注"*",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行术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EBUS。※
	
	NSCL-3
	●  修改脚注"h ",将"高危"患者定义为"低分化癌、侵犯脉管、楔形切除术、肿瘤靠近切缘、肿瘤>4 cm、脏层胸膜受累、Nx"。
	●  IA期,切缘阴性--治疗选择中删除化疗。
	●  IA期,切缘阳性--再次手术切除列为"首选"。再次手术切除之后或化放疗之后的巩固化疗删除。
	●  IB期,切缘阴性--将化疗列为仅用于"高危患者",并在脚注中对高危患者进行了详细说明。
	●  IIA、IIB期,切缘阴性,有不良因素--化放疗的推荐级别由2B类修改为3类。
	●  IIIA期,切缘阴性--将"纵隔放疗"的"纵隔"删除。
	●  新增脚注"*",对IA期切缘阳性者行再次手术切除予以特别阐明。※
	
	NSCL-5
	●  对T3的肺上沟瘤制定了单独的流程,因为这部分肿瘤可切除。
	●  将T4的肺上沟瘤分为接近可切除和不可切除肿瘤,并给出后续治疗流程。
	●  胸壁、接近气道、纵隔--将放疗从初始治疗选择中删除。切缘阴性--针对化疗在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注明"如初始治疗中未进行。"
	
	NSCL-6
	●  将之前的IIIB期(T4,N0~1)改为"分散的一个或多个肺结节和/或胸腔积液(IIB、IIIA、IV期)。" NSCL-7
	●  T1~3,N0~1,可切除--"手术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改为"手术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或淋巴结取样"。切缘阴性--将化放疗+化疗从辅助治疗中删除。在化疗之后增加"放疗"作为序贯治疗的选择。
	●  T3,N2阳性,无远处转移--将"反应良好者重新评估是否行手术切除"从可选治疗方案中删除。
	 
	NSCL-8
	●  分散的肺结节,原发肿瘤同一叶内或同侧肺内--手术后增加了针对不同切缘状态的治疗推荐。
	●  分散的肺结节,对侧肺内--将"同步"化放疗修改为"诱导"化放疗。手术后切缘阴性,将"辅助化疗"改为"辅助化疗±放疗(如尚未进行)",并在治疗选择中增加"观察"选项。
	●  新增脚注"s",定义了"某些患者":"辅助化疗的应用取决于新辅助治疗的类型和患者的耐受程度。"
	●  IIIA期(T4,N0~1)不可切除(无积液)--巩固化疗的推荐级别由2B类改为3类。
	
	NSCL-11
	●  针对脑转移灶,增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2B类)"作为可选的治疗方案加入"脑转移瘤切除+全脑放疗"。
	●  对于T1~2N0~1或T3N0患者,增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初始治疗之后的可选治疗方案,推荐级别2B类。
	●  针对肾上腺转移灶,将切除修改为"局部治疗"。
	
	NSCL-12
	●   在随诊推荐中增加"PET或脑MRI不用于常规随访"。
	
	NSCL-13
	●  西妥昔单抗/长春瑞滨/顺铂的推荐级别由2A类修改为2B类。
	●  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增加"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1类)※"作为可选治疗方案。新增脚注"ee"和"gg"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  新增脚注"z",注明贝伐珠单抗应用药至疾病进展。
	●  修改脚注"aa",删除了"无未经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灶"这一标准。 ●  新增脚注"bb",注明培美曲塞不建议用于鳞状细胞癌患者。
	●  修改脚注"dd",删除了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标准。
	●  新增脚注"ff ",强调对于PS评分为2的患者,应选择性地予以全量顺铂。
	
	NSCL-14
	●  治疗2个周期后,"肿瘤反应评估"改为"如有临床指征予肿瘤反应评估",删除原先的3类证据级别。※ ●  治疗3~4个周期后,增加"肿瘤反应评估"。※
	●  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删除了2B类证据级别。
	●  在继续维持治疗方案中,增加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选项,推荐级别为1类;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仍作为2B类推荐。
	●  在换药维持治疗方案中,增加厄洛替尼(2B类)或多西他赛(3类)选项;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仍作为2B类推荐。
	●  对于肿瘤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增加密切随访观察作为一项选择。
	
	NSCL-15
	●  如果患者一线治疗中使用过厄洛替尼,增加"含铂两药方案"作为二线治疗的可选方案,推荐级别2B类。
	●  脚注"jj"注明针对"存在EGFR突变"的患者。
	
	NSCL-A 2-1
	●  将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类目中的第1条删除,其原先是注明由于BAC与EGFR突变有关所以对于
	BAC的关注有所增加。
	
	NSCL-A 2-2
	●  在肺癌的分子学诊断研究中,将与k-ras有关的第3条和第4条删除。
	
	NSCL-B
	●  更新了手术治疗原则。
	
	NSCL-C
	●  更新了放射治疗原则。
	
	NSCL-D
	●  "其他可接受的含顺铂化疗方案"中增加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用于腺癌、大细胞癌和NSCLCNOS(组织学类型不明确)。
	
	NSCL-F 3-1
	晚期NSCLC
	●  新增第3条,强调了明确组织学类型的重要性。
	一线治疗
	●  在第1条中增加了"贝伐珠单抗应用药至疾病进展"。
	●  新增第3条:"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1类)※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 NSCL-F 3-2新增维持治疗部分。
	二线治疗
	●  修改了有关培美曲塞的内容,注明由于该药的毒性较小因此"用于腺癌和大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优于"多西他赛。
	
	ST-1和ST-2
	●  按照IASLC推荐对分期进行了更新。
下载链接:http://d.dxy.cn/detail/64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