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会上,大家眉头紧皱,作为主管医生,五天前,我完全认为这个女孩的病情非常简单,不过是家属过于担心罢了,但现在,我必须承认我错了。
一切还要从五天前说起,我值夜班的时候,这个小敏的女孩在她妈妈的搀扶下来找我看病,她精神萎靡,面色潮红,咳嗽,气喘,呼吸困难。
用手一摸额头,滚烫的,家属说在急诊科量的体温是三十九摄氏度。
「不住院肯定不行,我家孩子打小就有哮喘,每次一发病的样子就特别吓人……」小敏的妈妈显得很着急。
虽说小敏平时在受到冷空气,油烟味和花粉的刺激后,哮喘便会发作,但身上长期备有沙丁胺醇气雾剂,发作时朝喉咙喷两下,十分钟之内便会缓解。
这一次,沙丁胺醇完全没有效果。
急诊科医生开了胸片检查,一查,左上肺炎。
很明显,这一次严重多了,所以小敏咳嗽,咳黄脓痰,伴畏寒高热。
不过是在哮喘的基础上合并了肺部感染,从而进一步诱发和加重了哮喘,按说这样的情况,在急诊科治疗即可,但小敏妈妈不放心,非要住院全面检查和治疗。
考虑到小敏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虽说青霉素是很好的选择,但小敏从小就对青霉素过敏,没办法,只好选用头孢一代。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四十八小时,小敏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这证明是有效的。
本打算再治疗几天,没什么大问题就可以安排出院。
但从第三天开始,小敏再次出现了低热,不过咳痰症状得到了缓解,其他的哮喘症状也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缓解。
还有低热?这是什么情况。
在临床上面,肺部感染吸收的过程,可能存在吸收热的情况。
继续观察,一直到第五天,小敏的体温还是没有正常,说来体温也是奇怪,一直在三十七度五到三十八度之间,但是发热的时间却是不固定,有时是清晨,有时是中午,有时是晚上,但是不用退烧药物,多喝温开水总能下来。
这个时候,我开始觉得小敏的病情远没有开始认为的那样简单。
首先复查胸片,结果显示左上肺炎已经有所吸收好转。
可为什么依然有发热?作为呼吸科医生,这个时候,往往还会考虑到另外一种可能,结核,于是赶紧完全结核方面的检查。
PPD 皮试,血液结核抗体检查,血沉。
但结果显示均为阴性,小敏感染结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很快,在孙主任的主持下,有关小敏的疑难病例讨论展开了。
大家各抒己见,进院五天,小敏做了很多检查,胸片、腹部 B 超、抽血化验,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降钙素原,结核抗体,支原体衣原体抗体,还做了大小便常规,均无异常。痰培养显示为肺炎链球菌,对现用的抗菌药物敏感。
有人建议还要进一步完善肺部 CT,也有人建议完善肺功能检查。
孙主任支持大家的观点,现在患者持续低热确实不好解释,关键是除了肺部也没有发现其他的感染灶。
第六天,患者完善了肺部 CT 和肺功能检查。
肺部 CT 提示左上肺感染已经完全吸收好转,入院后经过积极的控制哮喘治疗,患者的肺功能已经在正常状态。
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明明一切正常了,但咳嗽和低热却依然没有好转。
这个时候,小敏妈妈更加坐立不安了。
住院六天了,可孩子的病情还是没有明显好转。身为主管医生,当然着急,我总觉得有一些方面可能忽略了,但到底是什么呢?
于是再次仔细询问病史,这次小敏妈妈像我反应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小敏虽然很小就查出有哮喘,但每一次哮喘发作,都是气喘,呼吸困难,就算有咳嗽,也很轻微,可大约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就越来越厉害,哮喘发作反而变成了以咳嗽为主。
难道是哮喘发生了变异?临床上有一种哮喘是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我们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但是肺功能显示小敏的哮喘已经被有效控制。
如果仅仅用咳嗽变异性哮喘来解释,总还是牵强。
到了第八天,一直低热的小敏再次发起了高烧,体温达到前所未有的四十摄氏度,她的咳嗽鬼使神差地再次加重了,同时出现了咳痰现象,而且还是黄脓痰。
进院之后,这是第三次进行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左上肺竟然再次出现了炎症。
八天里,从左上肺炎症吸收好转到复发,这么短的时间内,明显不正常。
孙主任提示,赶紧控制感染,尽快完善支气管镜检查。
第十天,小敏体温下来之后,我立刻为其安排了支气管镜,结果在左上肺叶支气管发现了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很明显,这里就是导致小敏反复发热的罪魁祸首。
清理了脓性分泌物之后,在原来的部位,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肿块。
老天,在场的所有人都呆了,包括亲自操作支气管镜的孙主任。
不会是肺癌吧?这么年轻的小敏,怎么可能!
碰到这种情况,呼吸科医生往往不会犹豫,活检是最佳选择,通过对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最终明确病变性质,也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最佳选择。
但是张开活检钳夹住的时候,竟意外发现这个肿块好像可以移动。
轻轻一来,竟然跟着出来了,一路拉到外面,大家才发现,上面满是脓性分泌物,到底是啥,一时还真是分辨不出来,最后用生理盐水一冲洗。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小片菜叶。
所谓的肿块,不过是支气管异物,所有人如释重负,长呼出一口气。
事已至此,真相大白,幕后真凶被揪出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回到病房后仔细询问,在三个月前,小敏吃饭的时候的确有过呛咳,之后出现咳嗽,其实不是哮喘发生了变异,而是支气管异物所致,若不是这一次高热住院,可能罪魁祸首还是无法被发现。
三天后,小敏康复出院。
只是,重新回顾,仍感步步惊心,75% 的支气管异物都发生于 2 岁以下的儿童。小敏毕竟不是儿童,支气管异物发生在她身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临床上,却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干咳,最终检查都是支气管异物所致,这其中,包括很多成人。
有些支气管异物在 CT 上可能有提示,但有些,却是可以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仅仅以炎症或肿块的形式表现在影像学上。
碰到这样的情形,医生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医生,很多时候,要具备侦探素质,剥茧抽丝,冷静剖析,方能找出幕后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