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3.11CHEST:病态肥胖的MOF患者使用侵入性机械通气治疗时死亡率增高
垂危的病态肥胖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40)出现呼吸衰竭时,常常需要使用侵入性机械通气(IMV)治疗。而病态肥胖是否会影响此类患者的预后,目前仍不清楚。尽管有推测认为:由于受到心肺储备能力的限制,此类患者的预后可能较差,但文献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 ...
-
-
2013.02.24针对循环组蛋白的治疗或可改善严重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急性肺损伤是严重创伤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出现很容易使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尽管急性肺损伤已成为此类严重创伤患者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催生了许多的相关学说,但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而有关小鼠组蛋白所致毒性的发现,则为人们阐明 ...
-
-
2013.02.21CHEST:COPD可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和住院天数
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普通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但其对手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此前还没有被缜密的研究过。为了阐述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COPD的患病率,并分析COPD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其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自美国威斯康星 ...
-
-
2013.02.14无创通气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所致的AHRF发作效果良好
无创通气(NIV)被广泛用于COPD患者出现急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AHRF)发作时的治疗。然而,对于在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中出现类似的呼吸衰竭发作时,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还不很清楚。为了比较无创通气治疗对于由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COPD ...
-
-
2013.02.04王秋俐:呼吸机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
低碳酸血症-31常见的呼吸机报警-15电解质紊乱-24常见的呼吸机报警-14害怕无法维持呼吸功能-28呼吸道感染-26呼吸机的应用-1机械通气的模式-10呼吸机的参数设置-9气管外伤-25人机对抗的原因-16人机对抗时病人体征-18人机对抗的原因-17 ...
-
-
2013.02.0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从共识到定义解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具有复杂病理和发病机制的危重症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很高。
-
2013.02.04高风险肺癌判断标准或导致患者失去手术机会
一项研究显示,肺癌高风险判断标准并不能将更高风险的患者检出,相反还可能使一些患者不必要地失去了完全切除的机会。华盛顿大学医学院Varun Puri博士及其同事发现,符合高风险的重要标准——肺功能或弥散功能仅有正常一半或更低&md ...
-
2013.01.12机械通气对肺部及全身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1964年,Greenfield等首先报道大潮气量、高压力机械通气可改变狗正常肺组织表面张力。1967年,美国学者Ashbaugh等首次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
-
-
2012.12.31陈静瑜:国内肺移植的发展
编者按:陈静瑜教授是我国肺移植手术的开创者,在首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中,陈教授做了肺移植相关报告,介绍了中国肺移植的发展状况,报告结束后接受丁香园专访,介绍了肺移植手术的适应症,其相关规范、共识,以及目前国内器官移植的现状。陈静瑜教授,南京医科大学 ...
-
-
2012.12.31胡坚: 将VATS技术向基层推广
编者按:胸腔镜术是胸外科手术发展中极大造福于患者的一大创举,它彻底改变了胸外科手术的手术方法,完善了胸腔手术,目前中国一些重要城市的VATS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甚至领先,但是如何将这一项技术推广到基层单位,真正做到造福于患者,是我们需要 ...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