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12.08何为“中性粒细胞型哮喘”?
本文旨在探讨气道中性粒细胞增多和重度哮喘之间的关联,及其潜在的机制;并评估那些以降低气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或活性为目标的治疗,对于哮喘控制的影响。
-
-
2014.12.04稳定期哮喘患者腺泡通气功能异常不可逆
稳定期哮喘患者的腺泡水平通气功能异常是不可逆的,这一病变很可能不是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不能通过吸入细颗粒糖皮质激素制剂治疗得以改善。
-
-
2014.12.03ACT评分可准确评估孕妇哮喘控制情况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是检测哮喘患者控制情况和监测哮喘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运用在孕期妇女,也能够ACT评分能够很好地评估孕妇哮喘的控制情况。
-
-
2014.12.02控制焦虑和抑郁或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的呼吸道症状与其精神状态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在存在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中,开展旨在改善其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干预研究。
-
-
2014.11.27哮喘患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采用常规治疗
哮喘患者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预后与一般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无明显差异,可按照目前的指南性推荐进行常规的治疗。
-
-
2014.11.25控制过敏性鼻炎可减少哮喘发作风险
过敏性鼻炎能增加哮喘严重程度,控制过敏性鼻炎能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
-
2014.11.24噻托溴铵在幼儿哮喘或慢性咳嗽中的应用(病例分享)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哮喘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那些在低到中等剂量很难控制病情的儿童来说,很少有可供选择的方法。本文提供一种替代选择——噻托溴铵。
-
-
2014.11.19持续性哮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持续性哮喘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提示医生和患者均应重视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标的变化,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
2014.11.16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青少年哮喘的发病风险
近年的文献报道,哮喘与血脂紊乱可能存在某种潜在关联,但是这种关系并未明确,该研究发现,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青少年哮喘的发病风险。
-
-
2014.11.10孕期哮喘的干预治疗
哮喘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与产妇和围生儿不良结局相关。然而合理控制哮喘可以改善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结局。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