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不能耐受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2012.08.02 无创正压通气不能耐受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通过鼻罩、口鼻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实施的正压辅助通气。近年来,NPPV在临床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成为多种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常规呼吸支持手段。但NPPV能否成功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NPPV的耐受性。NPPV不耐受是指在NPPV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不适、烦躁,无法耐受NPPV,长时间存在将极有可能导致NPPV失败。NPPV不耐受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病情因素 ...

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的原因

2012.08.02 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的原因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肺泡单位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疾病种类超过200种包括原因已知疾病(如尘埃沉着病等)和原因未知疾病(如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两大类。肺纤维化是各种异质性ILD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是导致肺脏功能障碍甚至不可逆地发展为呼吸衰竭、死亡的主要原因。ILD患者病情加重通常以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1.特发 ...

2012.07.31 肺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美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第l位的感染性疾病死亡原因。我们通常所说的肺炎是指细菌性肺炎,治疗往往采用抗生素。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具有慢性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增多,以及病原体变迁和细菌耐药率的上升,使肺炎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有部分诊为“肺炎”的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并不 ...

肺部炎症性阴影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2.07.31 肺部炎症性阴影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肺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呼吸科医生在诊疗中遇到越来越多的肺部阴影患者,其病因也多种多样(见表1)。在不明病因时,医生常选择首先按照感染性疾病给予抗生素治疗,不但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医疗负担的加重,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继发二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如漏诊或延误诊断,可能造成最佳治疗时机的错过,因此,掌握常见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及时地进行诊治。 1.感染性病因肺炎通常表现为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肺部阴影 ...

2012.07.31 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根据GINA指南,支气管哮喘治疗主要包括吸入激素联合吸入B受体激动剂,经过规范的吸入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达到指南所规定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标准,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加大吸入激素用量后仍是如此,这样就应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l.首先确定哮喘诊断是否正确许多疾病的呼吸道症状和气道阻塞类似哮喘,如COPD、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原发性细支气管炎、结节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上气道阻塞、异物、神经肌肉无力、声带功能失常 ...

2012.07.30 疑难病例:发热伴胸闷8天病例解析

1.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主因“发热伴胸闷8天”于2008年5月9日就诊本院急诊科。现病史:患者人院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0℃,伴畏寒、乏力、胸骨后闷痛感,无咳嗽、咳痰、喘息,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四肢关节疼痛等不适,自服抗炎、退热药后热退,停药后体温可复升至38℃左右,未正规诊治,入院前l天患者体温再次升至38℃左右,伴畏寒、胸闷、喘息,不能平卧,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WBC 37.2×109 ...

2012.07.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标准治疗”后疗效欠佳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40岁以上人口中COPD的发生率为8.2%。我国每年因COPD死亡人数超过100万致残人数超过500万多年来的国家卫生统计资料显示COPD是城镇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是农村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由于存在广大的吸烟人群及在经济发展中难以避免的空气污染等问题COPD在未来几十年中还将愈来愈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COPD全球创议(GOL ...

2012.07.27 四环素合理用药指导

l.适应证该药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可应用于下列疾病:①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②支原体属感染;③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芽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④回归热;⑤布鲁菌病;⑥霍乱;⑦兔热病;⑧鼠疫。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苷类联合应用。该药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

2012.07.26 超声心动图在医疗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是用压电晶体产生的超声波检测金属中的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初,Hertz和Edler描述用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瓣膜病。随后,Harvey Feigenbaum在20世纪60年代规范了临床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腔的内径。二维超声心动图(1970)脉冲多普勒(1970)和彩色多普勒(1980)介绍了心脏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在床边常规评估的新方法。灵活的范围和优越的传感器 ...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2012.07.17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1%,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患有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估计20万左右,其中三分之一为复杂型心血管畸形,如不经治疗,30%在生后1个月夭折,是造成我国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有效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先心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复杂畸形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即可根治,手术存活率已明显改观。一些特别复杂危重的病例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常用的 ...

上一页 1 2 3 ... 60 61 62 ... 81 82 83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